河北新闻网

走基层 走进平山县高村

    □本报记者 王 巍

    高村,坐落在平山县城东北角,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日前,记者来到高村,亲身感受到了新农村电气化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在高村村委会办公楼,村支书左三看一见记者,就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村里的情况来。他说,我们村一共有160户人家,890口人,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平山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农村变化大不大,首先要看用电量。”左三看说着嗓门就大了起来,“2008年以前,全村每月总共交电费超不过千元,2011年每月达到近万元。如今,咱是响当当的平山县新农村示范村和文明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让咱致了富!”

    用电量的多少到底与致富有什么关系呢?

    “走,带你转转,咱们边看边聊!”左三看看出记者心中的疑惑,笑着说。走在路上,左三看打开了话匣子,2008年以前,高村人干的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活,人均不足3分地。每到晚上,大人们早早入睡,仅开一盏灯给孩子们做作业用,并不是村民们不想看电视,不想上网找信息,而是供电线路差,电压低,电视忽闪图像不清,上网老断线。那时,高村是平山镇有名的穷村,出门见客都抬不起头。

    近年来,平山县供电公司开展了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2009年就投入46万元为高村实施了彻底的改造工程,把低压电改为高压电,为每家安装了新电表,还安装了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这下高村便成了电气化村。“改造后,电压上去了,也稳了,信息通了,一些技术知识也能在网上沟通,大家的思想开阔了,心也变活了。有人搞大棚菜、养猪、养鸡,有人开五金加工、食品加工厂,现在人均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有了钱,农民纷纷建起新楼,配置家用电器,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走进高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该处的蔬菜大棚成区连片。

    “插上电卡,不用动手水就流到了菜地,一按电钮蔬菜大棚的卷帘收放自如……”在其中一个大棚里,55岁的菜农左新兵正在悉心侍弄着自己的黄瓜和西红柿秧。他兴奋地说,以前他浇菜都是用柴油机抽水,挖沟引水到大棚里,现在经过电气化改造后,就方便多了,不用自己动手,一按电钮大棚卷帘就能打开。俺一个人操作电气化就能管理4个大棚。”

    在左新兵看来,趁自己现在还能干得动,就要多出力挣钱。而让左新兵产生多上大棚想法的,却还是电气化改造后种大棚菜既省力又有收益,而且,平山县又出台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扶持政策。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王静超】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