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头条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的难忘岁月(三)

2017-08-30 08:49:04 来源:河北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985年5月,习近平离开正定前,与省劳模黄春生(前排左一)等3位劳动模范和结对帮扶户人员合影。(资料图片)

1983年3月,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的《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出台。3月29日,以“人才九条”为主要内容的消息《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人才九条”震动全国。一年多时间里,正定收到各地来信700多封,200多名人才落户古城。图为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头版报道。(资料图片)

这位山东蓬莱大姜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农民企业家,几年内把一个穷村变成了年人均收入800多元的富裕村,但却被指责为“独出心裁,老不知足”。

听到这个事情,习近平提笔写了一篇文章,并在《农村青年》杂志很快刊发出来。他在文中呼吁要“开一派支持改革者的新风,让姜世谭们除去后顾之忧,弃盾舞双剑”。

“改革戏必须大家唱,依靠群众是搞好改革的基本方法。”习近平鼓励全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积极改、主动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各企业也要大胆撞击,主动搞活,凡是中央规定下放给企业的权力,要敢于要回去,敢于撞击那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就在那一年,正定一下子涌现出许多“明星企业”。

县制鞋厂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承包到车间、班组、个人,仅用半年就完成了全年利润指标;连年亏损的县制酒厂实行承包制后改进管理措施,很快扭亏为盈……

1985年,正定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比1982年翻了一番还多。

“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习近平说,“经济建设要求改革,时代要求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编制“人才九条”

“要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习近平

“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多次调研中,习近平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的局面,有的甚至到了连正常生产、工作都无法维持的地步。“人才不足,已成为阻碍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正定当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仅有379名,自学成才或中专毕业后取得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人才总共256人。

“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怎样快速聚集人才?习近平认为,只有靠政策,一个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政策。

1983年3月的一天,时为河北日报记者的李乃毅被习近平邀来办公室长谈。

局促的办公室里,习近平坐在桌旁,背靠着旧书柜,静静地倾听。

“我把在采访中所接触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技人员的处境、困难、顾虑、期盼一一道来,他听得非常认真,并详细记录。”李乃毅回忆,后来,习近平又抽出三个半天时间与他深入探讨。

“习书记当时就明确提出,要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谈话中,习近平对于人才工作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让李乃毅印象深刻。

“但当正定‘人才九条’真正摆到我面前时,我依然感到十分震惊。”李乃毅口中的“人才九条”,正是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的《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

——热烈欢迎我县所需的外地各种科技人员来正定帮助发展县、社、队企业。对搞成的每个项目,只要产品有销路,其利润由双方商定比例分成,或给一次性总付酬。贡献突出者,县委、县政府将予以记功、记大功、晋级、晋职。在农村的家属户口优先转吃商品粮,并给家属、子女安排适当工作。

对我县技术人才更应充分重视,发挥其专长。对有发明创造、作出突出贡献者,其待遇和招聘外地技术人才同等对待。

——大胆起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其中包括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过去犯过错误已经改正的;曾被当作“资本主义”典型批判至今仍不被重视的;由于社会上的偏见,使其科研工作遭受压制的;没有学历而自学成才的。

——千方百计为人才的调动提供方便。凡需要调入我县者,组织、人事、劳动部门要积极予以办理,若一时办不齐手续,可先来后办,原工资照发,粮食定量不变(全部细粮),工龄连续计算,今后根据贡献大小另行确定工资数额;对不能调入我县者,可短期应聘或兼任我县某方面的经济技术顾问。

——愿为全国各地技术人员提供试制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所需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新产品一旦被本县采用,即付重奖;收到经济效益后,利润按比例分成或给一次性总付酬。同时也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

……

“利润提成触及分配制度,人才流动关乎人事体制,细粮供应突破粮食政策,农转非又涉及户籍管理。”李乃毅说,“‘人才九条’字里行间皆是破冰之举。即便拿到今天来看,这些政策仍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

“要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人才九条”反映出的,正是习近平的用人观。

几天时间,2000张一米多长、半米来宽,印有“人才九条”的大布告被贴到全县各个生产队、学校、机关、工厂门口,街头巷尾热议声四起。

习近平认为,这还不够,他希望把“人才九条”向全国发布。

1983年3月29日,以“人才九条”为主要内容的消息《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如今已92岁高龄、时任河北日报总编辑的林放还记得,当这篇稿子摆到他的办公桌上时,他当场拍板:“这政策观念创新,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突出发!”

当夜排版,林放特意叮嘱,“加‘花边’着重处理!”

一经见报,“人才九条”震动全国。

一年多里,700多封来信飞抵正定,200多名人才落户古城。

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这是习近平开发人才的“十二字真经”。落实这十二个字,他身先士卒。

1983年春的一天,习近平听说有个研制了畅销全国的化妆品“三露”配方、创造了巨额利润的能人武宝信就住在石家庄谈固小区。按捺不住,当天下班后,他拉上县政府几位干部,上门“挖”人。

几十栋楼,谈固小区太大了。那天,几个人一直找到晚上10时,还是没打听到武宝信家住哪儿。

“这样吧,我从南往北喊,你们从东往西喊,今天必须找到他。”习近平说。

“武宝信……”双手并拢,支成喇叭状,习近平放开嗓门,喊声在小区里回荡。

“我正在屋里做实验,忽然听见窗户外有人大喊我的名字。”武宝信回忆起34年前的那个晚上,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我赶忙跑了出来,领头的小伙子见到我,兴奋地握住我的手。一定是在外边呆得久了,他两手冰凉。”

这人就是习近平。

见面后,习近平和武宝信长谈至次日凌晨。武宝信许诺,把新研制的爽脚粉配方无偿提供给正定。

1983年4月4日,习近平亲自主持爽脚粉项目技术转让会,新城铺乡第一个引进项目就此落地。

几个月后,爽脚粉试制成功。投产不到一年就盈利30万元。

“就在县委门口,习书记亲手把一辆轻骑摩托车交给我。”武宝信说,那是县里给人才的重奖,当时价值1100元。

正定县实打实重用人才的消息不胫而走。

成立顾问团,是习近平招贤的另一段佳话。

“我们处于基层,人才短缺,科技落后,视野狭窄,孤陋寡闻,起步之难您是可以想见的;况且我本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时时感到力不从心。经过慎重考虑,我想求助于您……聘请您为我县顾问。我想,您一定不会拒绝正定县委、县政府及全县45万人民的一片诚挚之心的。”

1984年新年刚过,一封封落款“学生习近平”的信,出现在全国一百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案头。

诚意相邀,群贤毕至。

很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食品协会会长杜子端、世界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中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潘承孝、著名化学化工专家邹仁鋆、著名农学专家王健等各领域的50多位专家欣然应聘,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

不求所在,但求所用。顾问团成立仅半年多,就先后有20多位成员到正定讲学、调研、指导工作。

如此多的顶级专家为一个县献智献力,习近平此举,全国少见。一时间,你来我往,“星”耀古城。

1984年4月,在于光远的建议下,我国第一个农村研究所在正定成立。县里还选送了两个年轻人到北京跟于光远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他们都成为这个研究所的成员。

在人才问题上,习近平不只看重外地人才。他说,本县的人才,是振兴正定所要依靠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要通过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培养、扶持人才成长,鼓励、支持自学成才等途径,造就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

时为县林业局果树站技术员的翟民英至今还珍藏着印有习近平印章的“自学成才奖”奖励证书。“习书记在正定时,提出科技人员要到农村去。我就骑上自行车、驮上被子,走遍全县102个果园,给农民们讲果树栽培的技术。习书记下乡调研时,发现滹沱河、老磁河沿岸河滩地绿化不够,大风一刮,漫天黄沙,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他提出要搞绿化,改造整治滹沱河和老磁河。树立的样板就是塔元庄。”翟民英回忆说,他在塔元庄扎根三年,最终2000多亩河滩地全部实现了绿化。

因工作实绩突出,他后来成为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一批本县“土专家”受到重用,成为正定各条战线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进一步开发人才,正定县委、县政府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牌子——正定县人才技术开发公司。县里对2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登记造册,建起正定第一本“人才账”。

一时间,“千里马”“百里马”都用了起来、跑了起来。

岸下村农民黄春生研制的“冀棉二号”优良品种享誉全国,县里破格录用他为国家干部;打破非党人士不任正职的常规,德才兼备的作家贾大山被任命为县文化局局长;曾被错扣过“现行反革命”帽子的工程师郝月普来到正定,县里破例为他上户口、接工龄、上浮工资,不到半年他就引来了11个项目……

一部正定“人才经”,创出发展翻番路——1984年,全县10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8亿多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

1985年5月,习近平离开正定。但“人才九条”带来的发酵效应,在他离开后多年仍持续释放——

习近平“喊”出来的武宝信,成为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品牌“大宝”的创始人;

生产爽脚粉的蓓蕾日化厂走出了包括高级工程师在内的17名人才,把先进技术带到全国各地;

小马村送到西北大学培养的20名青年,学成归来后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专家组”;

习近平当年亲自写信邀请回乡的河北农大正定籍学生,此后大都在农林畜领域独当一面,他们中有的成为县首席小麦专家,有的成为省农业厅总兽医师,还有的成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外地考察团慕名到正定参观,他们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在正定,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处处都在改革。

“改革是中华民族的意愿,是中国社会的‘大趋势’,个人不必故作惊人之举。”1984年底,习近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杂志采访时说,“我从不言必称改革,只是想扎扎实实做几件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

□河北日报记者 郭 伟 刘荣荣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