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社会民生

新年话元旦

2018-01-02 10:46:03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的“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元旦在古代有多种别称——元春,《乐府诗集》:“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元日,唐崔道融《元日有题》诗:“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元正,汉代崔瑗《三子钗铭》:“元正上日,百福孔灵”;元辰,唐朝诗人杨师道:“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元朔,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因此我国历代元旦的月和日并不一致。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上古时候,历法以孟春月作为正月。这时候冰雪开始消融,蛰虫苏醒过来,百草萌生新芽,杜鹃鸟在原野中啼鸣,万物都长了一岁。

夏朝以正月为历正,殷朝以十二月为历正,周朝以十一月为历正。秦国统一天下,岁正取为十月,十月一日为元旦。

汉朝建立后,高祖沿袭了秦朝的历法。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汉武帝之后,历代相沿未改,所以这个历法又叫“夏历”(今俗称为农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放假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古时候就有,那时就把元旦作为重大节日,与冬至、寒食节并列。汉代,皇帝规定元旦的节令假,此外还规定“每过五日可以休沐”,相当于现在的双休日。唐代规定元旦放假七日。到了宋朝,延续了唐朝的规定,并且还有一项特殊政策:“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意思是任由百姓自由娱乐,放开赌禁三天(关扑是当时的一种赌博类游戏)。而到了元明清三个朝代,元旦假期则缩减为三天。

尽管是放假了,各府衙都得安排官员值班。皇上还要举行一些活动,大臣都得跟着。元旦这天,皇帝要举行隆重的朝贺大典,献岁启新,还要祭祖拜神,皇帝率领一班王公大臣,诣皇太后宫行庆贺礼,以表达孝顺之心及祝福。而臣子也要按照层级规则,向皇帝觐表,恭贺元旦。唐德宗李适在《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记载了他忙碌的一天:“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彩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勇馀矜捷技,令肃无喧声。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了“元旦朝会”的盛况:新年正月初一,行朝会大典,皇帝坐大庆殿,有披甲戴盔体貌高大壮伟的武士分别站立在殿的四周,叫做“镇殿将军”。各国使节入殿朝贺,宫中排列法驾仪仗,文武百官全都头戴冠冕,身穿朝服,各路应试举人中的解元也身着士人的衣服依秩站立,头戴二梁冠,身穿镶有青边的白袍……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郑学富)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