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新闻中心

鹿泉北故邑村:千年古城孕育的村落

2018-01-02 10:44:14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北故邑村位于鹿泉区西南部的缓丘陵地带,地处封龙山下、洨河岸边,西望井陉,南邻元氏,扼守井陉石佛岭和金柱岭西下的咽喉通道。村南有一座古城俗称“窦王城”,据考形成已千年,为古“石邑”所在地,是鹿泉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城郭。自隋开皇三年,古“石邑”迁至“万夏”后,先民开垦土地,建筑房屋,形成现在的村落,村庄因在古城之北而得名。

65岁的牛兆祥是北故邑村民,退休后,不遗余力地带领一班人修村志,将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村庄的历史风貌和发展变迁展现在大家面前。牛兆祥介绍,“北故邑”,意指“古时旧城之北者”。“《括地志》记载的‘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县南35里’指的就是此城,俗称‘窦王城’。”

石邑古城的兴衰

旧民居门头上精美的砖雕。

“窦王城”城墙残垣。

要介绍北故邑村,就不能不说石邑古城。

“故邑”,即指村南的窦王城。该城靠封龙、面洨水,平面呈长方形,大约长1000米、宽800米。城垣均为土打夯筑,平均高度8米,宽达5-10米。此城何代所建,无从考证。从春秋“董阏于为上地守,行石邑……”到赵武灵王收中山,古石邑就频繁出现在史记文献中。至汉朝,建置扩充,以“石邑”辖之,逐步显现其行政、军事的双重地位,一直沿用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时迁至万夏村(今振头村北)。

从窦王城多年出土的文物来看,多兵器少民用。而历年整修土地、刨城垒田时,地表随处可见箭镞、绳纹板瓦、筒瓦、素面瓦、青铜短剑、铜矛等。在古城北城门附近,曾出土了成件成堆的火炮铅子,但只发现少量民居用品和饮用水井。

鲜为人知的是,窦王城内还有一道“内城墙”,把城一分为二。东面约占五分之二,为民居和行政办公所在,发现瓦片碎墟文化层厚达近两米,可见文化之丰富,居住之久远。西面约占五分之三,为“演兵场”。这个发现为该城是“戍边兵寨”提供了依据。

考古资料记载,赵国灭中山占据“石邑”,在此铸造“妬(dù)邑”三孔布铜钱。秦灭赵后,在“石邑”大兴矿冶。1957年在辽宁省曾出土一件刻有“元年丞相斯”“石邑”“武库”字样的铜戈,虽不能断言秦丞李斯亲临“石邑”,但作为最高监造铭文,足以说明“石邑”在秦时是一个铸造兵器的重要中心。

此城自春秋时就存在,为何民间称之为“窦王城”?窦建德数年起兵征战,兵强疆扩,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河间郡“乐寿”(今河北献县)筑坛,自立为“长乐王”。618年,立国号为“大夏”,同年迁“都州”(今河北永年),称王4年。兵锋席卷黄河以北大部地区,南与洛阳王世充抗衡,西与关中的李渊鼎力对峙。那么,挥兵染指“石邑”古城,设险以防李渊,“兵城今日又易主,城头高悬窦王旗”是完全可能的。窦师乃起义军队,对乡民体察无犯,因此深得民心。“城内驻有窦王之兵”——后人敬称窦王城以示拥戴,传承至今。

至隋朝,北方疆土大片归一,古城失去防险养兵之需。加之此处交通不发达,物产欠丰富,流通相对滞后。在井陉、石邑两县分置的同时,隋开皇三年(583年)迁石邑于“万夏”平缓有利之地,千年古城就此逐渐衰落。

依古城而兴的村落

北故邑村的旧民居。

在北故邑村东,沿洨河有一块较为平坦的开阔之地。这块地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正处于洨河的转弯处,河水在它的正东面昂首东去,当地百姓称其为“庄窠(huò)垴”。此地与窦王城隔河而设,避开了古城的正北门,偏于东北隅,南抱洨水,北坐沃土,是理想的靠城依水种粮之地。在庄窠垴居住的是北故邑村的先人,是这片土地最早的拓荒者。

从不断出土的古房基痕迹,以及陶罐、陶器、线纹瓦、素面瓦等文物来看,这里曾有先民抱水而居,早于石邑时期。它是窦王城附近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古代民居遗址。它的西北角有道深沟,俗称“东沟”(北故邑东口),据传是烧瓦起土所致。该沟的南沿还曾发现烧瓦窑的旧址,窑内有瓦片排列齐整,尚未出窑。

先民开拓了北故邑村的土地,土地养育了世代乡民。自汉至隋经历了800余年后,石邑迁至万夏村,“窦王城”至此渐衰,同时也留下部分不离故土的城内居民。天时地利,择地而居,最终使得庄窠垴西挪,与原城内余留居民,开荒拓土,建设新家。

庄窠垴居民在古城之北广阔之地打基落户,成片的优良土地归于己有,村名由此应运而生——北故邑。

自唐朝开始,北故邑进入第一个稳定期。村子在扩大,人口在增加,杂姓合村,共处共荣。唐崇佛,民求安,此间修建了“关帝庙”“老母庙”“龙王庙”供人朝奉。北故邑村至此开始兴旺起来。

至宋朝,北故邑村民修庙祈福,于大定年间兴建了乡里规模较大、影响广泛的大悲寺,盛时寺内人数近百。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牛、王两族先后从山西迁到北故邑村。至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北故邑村逐渐形成以赵、王、牛、李、吴、张、陈、韩、段、钱、艾、齐等杂姓组成的村落,住户约达二百户。

到清后期,随着村内大户赵氏家族的衰落,王氏家族育人才、开货站、起银号,成为村内富家。村里相继出现了赴法留学、民国警务长、以文兴家、以武救国、以商发展、桑蚕养农等人物和新动向,推动了各行各业迅猛发展。

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大悲寺明朝宣德香炉。

祭祀用银镜(背面)。

北故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单一,使得乡民喊山为曲、击犁当歌,以最原始的方式抒发情感、丰富生活。

每年正月和三月三庙会期间,乡民们自发组织娱乐活动,在村北空地搭台立架,唱大戏、打秋千、耍社火、抡流星……民俗节目精彩纷呈,节日期间昼夜不断。最惊险的节目当属“泼铁水”。节目开始,先将铁匠铺下角生铁支锅融化近浆块状态,一击即碎。每次数组,每组二人,身着防烫服,手持特制工具,夜色之下上场演练。首先,一人将融化的软铁浆端起,挥抛于空中,另外一人手持特制木板,待铁浆下落瞬间又猛击至空中。几组同时击打,霎时,迸溅万朵铁花,腾空开放,璀璨万千。此戏是铁匠们从打铁时迸溅铁花所受到的启示,逢年过节,富人放烟花,穷人打铁花,乐在其中。

抗战时期,“泼铁水”活动被迫终止,后再未恢复。但其他唱大戏、敲大鼓、扭秧歌等节目延续了下来,年年岁岁陪伴乡民欢度佳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安居乐业,北故邑村自己的文体团体应运而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故邑村成立了飞燕篮球队,队员们技艺高、声誉好,在十里八乡广受赞誉。改革开放后,为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村里组织了民间戏曲乐队“北故邑乐民戏剧社”,同时成立了民间歌舞队“阳光歌舞队”。这些民间文体团体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北故邑村,还有一项市级非遗“卷煎假肉”不能不提。“卷煎假肉”是发源于北故邑村的一项传统烹饪技艺,因其制作材料以面为主,又被称作“四面菜”。这项技艺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村民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备的传统菜肴。

“卷煎假肉”是以面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品,由糖卷煎、菜卷煎、溜溜渣丸子和假肉四道菜组成,分为甜、咸两种口味,运用了煎、炒、炸、汆、蒸等多种烹饪技法。

“卷煎假肉”是粗粮细作的典型体现,曾经是人们餐桌上的宠儿。但因为“卷煎假肉”的制作方法繁杂,这项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大多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这项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几近失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村里希望能有年轻人来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并将其发扬广大。(记者杨惠玲/文 记者张晓峰、通讯员王鹏/图)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