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新闻中心

石家庄百年风情城市纪念册发行

2018-01-22 09:23:24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百年诉说 穿越时空的城市礼物

——写在《我·家》石家庄百年风情城市纪念册发行季

沐浴着城市的阳光,穿梭在城市的街巷,笔下、画中难免长出城市的味象。石家庄,百年风云流转激情不断,演绎了一部沧桑而又辉煌的城市史。这座充满包容的城市,交集着南北方城市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生活气息。那些老街道,那些市井的喧嚣,那些儿时的伙伴儿,你还可曾记得?

来,一起触摸《我·家》石家庄百年风情城市纪念册,这里的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拾起了飘散在记忆深处的碎片,追寻着岁月温馨的气息,让人从熟悉又陌生的画面中,回味当年城市的景象。

一部有肌理质感的城市影像史

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通车与京汉铁路交汇,石家庄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这座城市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百年征程,百年风情,这座城市拥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以及永不放弃的城市梦想,创造了让人震撼的时代速度。为了记录这座城市的不凡历史,石家庄日报与河北邮政联合推出了大型城市主题文创产品——《我·家》石家庄百年风情城市纪念册,以与石家庄历史发展相关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为载体,讲述石家庄的百年风情。

城市变化之快,记忆几乎要跟不上。石家庄尘封在历史中的繁华,那是每一个石家庄人都不应该忘记的过往……

一位土生土长的画家张树芳,用他的画笔留住了老石门的风情,一个个老石家庄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帧帧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旧日剪影,都在他这幅11.5米的长卷《石门风情图》上重现。这幅被誉为石家庄版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描绘了王爷楼、赵家大院、花园西街八大怪等等令人浮想联翩的街景画面,洋行、商铺、车站、戏院等纤毫毕现,触手可及,这座“日进斗金”的旱码头,浓缩在纪念册中推出的绢质纪念版张《百年风情·石门》里。

镜头回到70年前,穿越历史的风烟,随着隆隆炮声的惊天动地——石家庄解放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写进历史。“决战淮海”、“解放北平”等一枚枚邮票再现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历史转折的时刻,作为我党解放的关内第一座大城市,这里不仅是“城市工作的试验田”,以这里为中心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独一无二的实践雏形,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的大厦就在这里奠基。

时代的早晨,随着共和国“一五”蓝图的绘就,我们的父辈响应国家的号召,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带着吞火的激情从五湖四海来到了这个共和国建设的“大工地”,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座城市。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轻”城市,更是一座充满激情的城市。从此,随着一座崭新的工业城市的崛起,他们也就成为了这座新兴城市的第一代建设者和新市民。

时光荏苒,这座早已成为省会的城市迎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1982年开业的燕春饭店,几乎让所有市民驻足:它竟盖了13层!随之,一座座立交桥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震撼了这个时代。“石家庄火车站”“北道岔立交桥”“燕春饭店”等邮票,让记忆中的场景历历在目。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优美的旋律伴着一代人的成长。在那个人们习惯于读书、看报、听广播,传达室里还放满了往来信件的年代,河北邮政曾推出过一套众人追捧的《红楼梦》剧照系列明信片,精心的制作加上书法名家的题字,在当时跟电视剧一同火遍全国。30年后的今天,在各收藏网上还不时会看到寻购这套明信片的帖子和留言。当年发行的明信片,几经周折,也被收进了纪念册里。这张明信片好似一张时空列车的车票,满满都是那个年代的气息。

图片由沧桑的黑白到五光十色的彩,城市跃到了世纪的绽放,步入“地铁时代”。一张印着“地铁让城市更美好”的地铁卡,可以带你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可以把你的记忆珍藏。

一段段难以忘却的家城记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啦……”这曲风靡一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人在浮躁中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流淌的时光。

曾经上学路上转角处的两株白杨,什么时候不见了?生活过的大杂院,何时渐渐被高楼覆盖?小时候玩儿过的沙包、铁圈,再也难见踪影……每个人对生活的回忆,一条随着家庭的足迹存在,一条跟随着城市变迁的步伐。而每个家庭正是城市中的一个个细胞体,难舍难分。

白先生是第一个见到《我·家》纪念册的顾客。看着邮册的信息,他深深地陷入了回忆里。他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棉纺六厂的“子弟”,对于小时候的记忆,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在姥姥家旁石太铁道边的日子。这是一条繁华的铁道,至今还在沿用。那时候的他最喜欢的就是在这里放风筝。童年的快乐总是让人记忆犹新,沙包、铁圈,大杂院;买菜、小摊,吃零食……还有陪他一起玩耍的老爸!

“姥姥在棉六上班,那时候,纺织厂可是当年最时髦的职业,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产业一样,谁要是能在棉纺企业上个班,可是全家老少都感觉荣耀的事儿!”说起那些年,白先生滔滔不绝,他翻出了老照片,看着一家人在老动物园的和长安公园的留影感慨万千,如今小家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城市的发展也今非昔比了。

1965年出生的赵女士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她是在石家庄2018年元旦珍邮品鉴会上“邂逅”《我·家》的。用手触摸着邮册的每一页,仔细看着每一张老照片,她久久不能平静。“邮册中那个年代的故事很多我都经历过啊,这不说的就是我们那代人嘛……”

记者采访时,她翻出了家里的一张张老照片,处处都是她对这座城的一腔深情。在曾经最繁华的燕春饭店前,她与好友也留下了青春的影像。而曾经的红衣少女,如今也长出了丝丝白发。

赵女士最早住在休门街的胡同里,“那时候孩子都骑着小车在自家的院子里疯转,夏天里乘凉在葡萄架下,听着蝉声、喝着茶水,享受着安静的清凉!”时光不复返,如今已退休的她,参加了骑行队,从西山到凤凰山,从汊河到龙泉寺……在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发展,她说:“人老了,心不能老!既要向前看,也得不时回头看,记忆中的城市是我们这代人的情怀,要把它留住啊!”

当在浮躁中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每日从指尖、从脸庞、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流逝的光阴,多少都会有些的感叹。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一份时光元素汇集的城市礼物

如果把一段历史切开看,那将是一个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小家和大家如DNA般环环相扣,同呼吸,共命运,同繁荣,共兴旺。《我·家》石家庄百年风情城市纪念册将这个“DNA”鲜活地呈现在前,这就是我的城市我的家——

看,“解放石家庄”、“阳光灿烂的日子”、“世纪的绽放”等一行行字眼,以加粗宋体的格式印刷在《我·家》城市纪念册封面上,带着一位位欣赏者快速穿过了一次时光隧道。

看,“南三条市场”、“新华集贸中心”“岗南水库”“正定隆兴寺”“中国梦”等收在纪念册中的系列邮票,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去购物、去游玩、去留影的美好时光。

看,纪念册以每10年的城市变迁为章节,画面色彩逐步丰富,以独具时代感的设计,诉说着这座城永不放弃的城市光荣与梦想。每个章节都留出了相框,点缀上家里的一幅幅年代照片时,这份精美的时光礼物将更趋完美,为你留住一段段的美好。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部他人无法分享的长长的“电影”。随着《我·家》城市纪念册的发行,这部长“电影”凝聚于此。翻看纪念册,每个年代的人都可以找到归属——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这座城被“定格”成这个画面:一批批工厂在旷野里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横平竖直”地建了起来,“艰苦奋斗”则做为同期声环绕耳边;八十年代,这座城挥之不去地是这样的影像:来来往往的人们在水井边边打水边谈天、吟词唱曲,那是叫“水井文化”,如今得叫“社区文化”了;在热血沸腾的九零年代,每个人的“电影”画面都刷新成彩:商业、机场、体育场等逐渐登陆,这座城迎来了世纪的绽放。

回望,再回望——回望那些年的旧时光,回望纪念册一步步诞生的日日夜夜。2017年6月,石家庄日报与河北邮政组建了强大的设计团队,历时半年,几经打磨,《我·家》城市纪念册终于在2018年元旦与大家见面。一次次头脑风暴,一次次灵感碰撞,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打磨推敲,一次次取舍补充,这才敢说匠心打造。一张张邮票的查漏缺省,一次次校验的补充更正,这是对城市历史最高的致敬!

难忘,为了扫描《百年风情·石门》这幅10米长卷,因技术难题设计团队在炎炎夏日不停地奔波于多个印刷厂,终于完成制版……

难忘,“百年风情”四个字如何体现,经过多轮的“唇枪舌剑”,设计团队决定请来旭宇先生题字。经与旭宇先生几次沟通后,“百年风情”终于问世,这给团队带来了开怀笑声……

难忘,为了寻找“87版”红楼梦明信片,设计团队多方联系,四处搜寻,虽说经过了30年的时空变换,但数量有限的明信片还是幸运地被找到,这让团队阵阵欢呼……

再次捧起纪念册,这一刻,阳光正好,叶子熠熠生辉,还有那开得正美的香水百合……其实,站到十字街头,那首旋律仍在耳边,曾经的那个转角,那株白杨,依旧还在,这就是岁月静好的样子吧。

《我·家》限量发行,献给那些“懂”的这座城的人。(记者宋娇)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