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社会民生

“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2018-05-03 11:46:24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杜喜珍(左)为敬老院的老人剪指甲。 资料片

走进井陉矿区合汇养老院,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的“好女儿”,这位“好女儿”就是杜喜珍。4年前,她成为养老院的义工,每个星期天到养老院照顾老人们,退休后她被聘为养老院院长,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老人们身上,用爱和陪伴给老人们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五一”小长假,杜喜珍又爽约了,答应家人一起出去旅游的计划又没能成行。她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失信”于家人了,在家人心里,她的诚信度已经降成了负数。

经常失信于家人的她,在合汇养老院老人们的心里,却是最讲信用,从不失信的“好女儿”,老人们的要求她总会想法设法地满足和实现。老人们说:“喜珍给了我们最温暖的‘家’。”

“这里的老人最需要关怀”

这是矿区康盛家园的一栋普通楼房,抽时间回来打理家务的杜喜珍一身疲惫地走上五楼。屈指算来,近两个月中,她呆在家里的时间还不足十天,她把心血和精力都放在了养老院的30多名老人身上。

杜喜珍曾是井矿集团三矿社区的财务主管。2014年,她的父亲由于眼底出血而双目失明,这让她措手不及。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好好照顾父亲,她只能送老人住进了合汇养老院。从此,她跟养老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养老院杜喜珍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老人瘫痪在床、动弹不得,吃饭喝水都需要人帮助,有的老人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每行动一步都那么吃力,还有癫痫病患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病,常常摔得头破血流。从那时起,她和爱人决定每个星期天都到养老院做义工,去帮助这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行动一坚持就是3年多。

“这里的老人最需要陪伴。”杜喜珍说,她把敬老院当成了家,把别人的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践行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

“我要好好照顾他们”

杜喜珍为养老院的老人们捐赠衣物,帮他们端饭、打水、打扫卫生、缝洗衣服、剪指甲……只要来到这里,她就像个陀螺转个不停。碰到老人们心情不好时,她主动跟老人聊天,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一次,一名瘫痪老人被送来后闹起了绝食,两天没吃饭,多少人劝说都不管用。她了解情况后,苦口婆心地跟老人讲道理,还更加细心地照顾老人,给老人做按摩、喂水、擦脸。最后,她的爱心感化了老人,老人终于张嘴吃饭了。

在这里,老人们都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有心里话也愿意跟她说。为了表示感谢,一位老人悄悄拿出两百元钱硬塞给她,她说什么也不要,硬把钱给老人放回了柜里。老人的举动让她感动,她知道这是老人对她表示感谢的方式,自己能被老人理解和需要,她感到很欣慰。“在自己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老人对子女的那种关爱,这让我很满足,也很幸福,我要好好照顾他们。”杜喜珍说。

2016年“7·19”洪灾中,地处红星水库边上的养老院洪水漫过地面,在这节骨眼上,杜喜珍夫妻俩跟员工们一起将老人们安置到安全的住所,还顶着炎炎烈日帮着护工们把新住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并将所需的生活、健身等设施全部安装完毕,让养老院尽快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我愿意为老人奉献每一天”

为了让尊老敬老的美德代代传承和弘扬,杜喜珍把握每一次机会开展宣传,呼吁人们要关爱老人、孝敬老人。她说:“老人们吃苦受累辛苦了大半辈子,都很不容易。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应该尽量多地让他们享享福。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老,我们做的只是举手之劳,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017年初退休后,杜喜珍被聘为合汇老年公寓负责人,夫妻二人干脆搬到了养老院跟老人们吃住在一起,她的生活模式和爱心定位又有了全新的转变。“感觉责任更大了,我要用自己的努力,让这里的每一个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杜喜珍说,“我愿意为老人奉献每一天。”

杜喜珍的炽热爱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她的小家被市妇联评为“最美家庭”,她本人还获得“石家庄市第五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和河北省“燕赵榜样母亲”等称号。

为了那抹夕阳红,杜喜珍用心血演绎着一首善良淳朴的歌,用真情演绎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通讯员张煜、史晓莉)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