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科教文卫

数字技术新展陈方式让博物馆的文物“复活”了

2018-05-18 19:52:14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提及博物馆,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看个展览,听听讲解吗?其实不然,现在的博物馆,在高科技的助力下,增加了许多“新玩法”,比如:借助小程序,拍一拍文物就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使用智能触摸显示屏,通过浏览3D影像了解文物;运用AR、VR等技术,观众不必亲临现场,同样可以获得全方位、沉浸式观展体验。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加入,让“老古董”的博物馆生动起来,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走进百姓生活。

以往,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博物馆里不少藏品被“养”在深闺,即使偶尔拿出来展览,也与观众隔着“千山万水”。这样的展览方式,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无法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现在,博物馆普遍采用实景搭建、数字化展示等方式来布置展厅,有效地打破了普通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推开历史的大门,观众可瞬间穿越到文物所处的时代,感受那时的氛围和环境。河北博物院的《石器时代的河北》《红楼梦华——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册展》,石家庄博物馆新升级的《农耕与民俗展》等都以此方式,带给大家身临其境的美妙体验。

除还原当时情景外,遍布博物馆各处的数字化多媒体,也让以往“稳重”的国宝,变得“活泼开朗”接地气。在省博南区的大厅,摆着14台高清触摸屏,这些“高科技”将其馆藏的81件精品文物进行了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还原。“太好玩了。”观众杨素华体验后感慨:“我终于不用再眼巴巴看着那些一动不动的国宝了。现在动动手指,滑动屏幕,就可以看到会‘跳舞’能转动的文物。而且,还可以仔细观察国宝的细节。”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各地博物馆也都启用了不同的高科技手段,吸引观众走进展厅。5月18日,来到河北博物院参观的朋友,不必再担心无人讲解,看不懂展品。即将上线的“博物官”新型智能导览服务,可以让文物自己开口“说话”。你只要借助小程序,用手机对着展品“咔咔”拍张照,系统就可以自动识别展品,并将对应的数字信息反馈回来,既便捷又炫酷。

没时间出门,也可以逛博物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博物馆的数字虚拟展厅也纷纷上线。以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为例,观众坐在电脑前,通过点击鼠标,就可以走遍展厅的每一个角落,观赏展厅中的每一件作品。其中,展品的图片均可点击放大,甚至器物上的纹饰都清晰可见。耳边详尽的讲解,让人们的虚拟博物馆之旅,更加妙不可言。

据了解,目前全国大小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约有五千家,每年参观的人数能达9亿人次。今天的“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正积极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过来,让展览生动起来,吸引更多没有走进博物馆的人们,成为他们忠实的新观众,享受博物馆的文化。(记者 张晓娟)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