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科教文卫

走进瑞林书院看“国学世界”

2018-05-25 15:17:43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用国学精髓塑造文化工匠

——走进瑞林书院看“国学世界”

背靠封龙山、毗邻龙凤湖,依山傍水,河北省瑞林传统文化书院坐落于此。“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尚未进入书院,悦耳的诵书声已经“跃”过墙头,“飞”出院来。

输送现代国学人才

古训如清风,从来德润身。国学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学一手好字,念一首好诗”那么简单。

瑞林书院在2014年登记注册,将古代书院式教育与现代高校教育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体制院校接轨,每年通过国家高考招收全日制计划内“国学方向”专业学生,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学人才。

“我们不是在打造国学大师,而是本着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精神,打造工匠型人才。”校长刘光启说,通过语言文学、国学知识学习,瑞林书院在诵读经典名著、研习民俗文化、提升艺术鉴赏品位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让学生感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书法、绘画、摄影、古琴、围棋、太极拳、武术、茶道、民间艺术、民族器乐等专业课学习,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既了解当代科技知识,又深谙传统文化义理,并熟练掌握多门传统技艺的现代国学复合型人才。

在刘光启心中,“国学产业”的大蓝图正在勾勒成型,一幅“河北国学生态园项目规划图”高悬墙上,这里将构筑起包括国艺演艺苑、礼仪文化苑、耕读体验苑、休闲游学苑在内的一条龙国学文化体系。

传播教育独特理念

在每个看似微小的细节中,处处可感受到这所学院的与众不同。

宿舍内,被褥叠成规整的豆腐块,生活用品被整齐收纳于柜中,每双拖鞋的摆放都秩序井然……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在这家“无清洁工”的校园内,从宿舍、楼道到大院卫生,全部由学生动手完成。“星级宿舍”“光盘食堂”“种菜耕田”,这些做法令外来参观者啧啧称奇,而学校的食堂中没有泔水桶、完全无剩饭等细节,更令国内许多一类高校都感到汗颜。

打造“无手机校园”,是学院的独创性举措。“国学教育最怕干扰,否则心灵的教化难以实现。”刘光启与教职员工制定了一条校规——“上学期间不允许带手机”。从抵触到接受再到认可,孩子们从手机的斑斓世界中走出来,在国学的海洋中重新找到了生命真谛。“上大学前,总是手机不离手,白天晚上玩游戏。”来自内蒙古的大专班二年级学生许萍感受最深刻,入学后手机被没收,慢慢地她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起来。学院还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发组成“舞蹈社”“汉服社”“广播社”等十余个社团。大二学生张雨是校园广播站的第一任站长,在社团活动中也表现优异,短时间内就将校园广播办得有声有色,还吸纳了21名“骨干成员”。

“传统文化之花”静开

“读其文,明其礼,践其行”,书院秉持“以诗书为堂奥,以性命为丕基,以礼义为门径,以道德为藩篱”的传统书院式教育理念,倾力打造“环境熏陶,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的教育特色。“放手去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只做正确引导。”“不做保姆,只做教练。”这是刘光启院长一直在向教职员工传播的育人理念。学院也充分强调“融入”意识。通过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融入到他们的心灵,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每名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学习方案。

王一鸣同学对国学提不起兴趣,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老师针对他喜爱摄影摄像的特长,单独布置“功课”,如今王一鸣已成为国学文化的忠实“粉丝”。另一名外地学生入学前沾染不良习气,进入书院后老师发现他有英语口语专长,于是“量身定制”学习目标——“用英语讲述论语”,如今脱胎换骨的他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生。一位来自浙江的学生,家庭贫困几欲退学。院长一方面给她学费衣物等资助,一方面帮助她树立自信,在期末将她评为“君儒奖”优秀学员,给予奖金和荣誉奖励。恢复自信的她从此从自卑的阴霾中走出。

瑞林书院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国学的种子,静待传统文化之花在其人生道路上盛开。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