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石家庄科教文卫

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实地探访石家庄“国医堂”“国医馆”

2018-08-10 16:35:36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把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实地探访石家庄“国医堂”“国医馆”

走进裕华区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古香古色的木质横匾“国医堂”格外引人注目。对面墙上篆书的“杏林春暖”下,是古代名医的画像和简介,旁边还有珍贵中药材展示。这是石家庄市184个“国医堂”中的一个,正在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中医药保姆”。

2012年,石家庄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市”,为加强基层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卫生计生部门在基层推广建设“国医堂”、“国医馆”。目前,石家庄市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2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国医堂”,1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了“国医馆”,形成了功能完善、全国领先的“一堂一馆”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树立为改革样板。

记者到基层多个国医堂馆实地走访,深切感受到了中医药服务给居民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百姓对“国医馆”服务赞不绝口

“我这老毛病多亏了国医堂!”在裕华区东苑社区“国医堂”中医治疗室里,60岁的夏金香正在接受“雷火灸”的治疗。只见她仰卧在治疗床上,腹部扣着一个用纱布蒙着的“大漏斗”。旁边的中医师任凤贞告诉记者,这是一种传统的针灸疗法,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理身体、祛除疾病的目的。

“高血压、糖尿病,消化不良……看了很多大医院也不见好。”夏金香说,来东苑社区治疗有半个月了,腰围小了两寸,各种不适症状都消失了。

来“国医堂”看病的不光有夏金香这样的老年人。中医推拿室里,医师刘洋正在给一个年轻人作颈部按摩。这个小伙子叫李腾,本地人,正在澳门读博士。

“长时间对着电脑,颈肩部老出毛病。暑假回家正好来社区按摩按摩,舒服多了。”作为高学历时代青年,李腾毫不掩饰自己对传统中医的钦服。

同样赞叹中医方便有效的,还有家住华宸怡园社区的李素彦。和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华宸怡园只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因地制宜建起的小小“国医馆”照样受到百姓的欢迎。记者见到李素彦时,她正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医馆”接受中医推拿治疗。

“自打得了颈椎病,跑了有十几家医院,花钱不少病还是没好。社区有了‘国医馆’,大夫态度好技术还高,我的病都快祛根了。”说起社区“国医馆”,李素彦赞不绝口。

近八成居民更加信赖中医药服务

弯弯的月亮门、庄重的太师椅、镂雕的万字形槅扇门,连走廊上的吊灯都是仿古样式的。高新区长江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占了一层楼。

“‘国医堂’是我们这里集中医中药、康复理疗为一体的综合性门诊。共有两个诊室、3个治疗室。诊疗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针灸等多个领域。配备了针灸仪、牵引仪、中药熏蒸机等中医药器材,很受辖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卫生中心负责人王国章介绍说。

“石家庄市‘国医堂’建设始于2012年。”市卫生计生委中医处处长王鑫告诉记者,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过程中,石家庄市高度重视发挥传统中医药“简、便、验、廉、安”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堂”,全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成为这项工作的有力抓手。

“‘国医堂’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中医诊室集中,中医特色突出,中医药服务设施齐备,外观装修装饰中医药文化元素体现充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宣传为一体的诊疗服务区域。”王鑫说,“国医堂”实行中医医师“一站式”接诊服务,即1名中医医师既能开具中医处方,又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展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药治疗,使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在推广过程中,石家庄市因地制宜,在规模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堂”;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国医馆”,虽然标准更低一些,一样能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

金字匾、镂花门,汉白玉雕成的医圣张仲景半身胸像栩栩如生。走进长安区谈固东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医馆”,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小小的“国医馆”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中医诊室、中医理疗室、煎药室应有尽有,中药房靠墙的药柜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中药材的名称。

“‘国医馆’占地约80平方米,配备400多种中草药。平均每天接诊患者40-50人次,每月要开出价值1万多元的中草药。”中医师张勤红告诉记者。

“一堂一馆”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两年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

2012年,石家庄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49所“国医堂”。2013年和2014年,制定了考评标准和服务规范,投入资金270万元,以增加中医药服务量、培育中医特色专科、提高诊疗水平为重点,创建了20所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在11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了“国医馆”,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堂一馆”工作格局。

此外,卫生计生部门还与人社部门联合,评选了30名“社区知名中医”,在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政府支持、百姓欢迎,石家庄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目前,石家庄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的乡镇卫生院、93%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与2012年相比,石家庄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门诊量同比增长4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中医门诊量同比增长44.3%。91%享受过中医药服务的居民认为中医就医环境明显改善,89.7%的居民认为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77.5%的居民认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中医适宜技术种类能够满足需求,76.9%的居民对中医药的总体关注度增强。

近八成居民对中医药的信赖度,已经足以说明这一模式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果也越来越大。

让中华瑰宝实实在在惠及更多人

“‘国医堂’”吸引人,关键是有能治病的好医生。”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建梅多年从事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他们中心的“国医堂”拥有诊疗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有中医全科、中医正骨、中医脉管炎、中医妇科、小儿推拿、中医理疗、中医康复、中药熏蒸等十余个科室,配备中药饮片近500种,中成药80余种。

“我们从三甲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引进了多名包括主任中医师在内的中医人才,很多特色诊疗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张建梅说。

在长安区河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76岁的卢士俊老人跑了几十里地从正定新区来这里看病。吸引他的,是中医专家田玉峰的特色排毒疗法。“我这膝关节疼痛十几年了,没想到中医几次就治好了,连头晕的老毛病也没有了。”

记者注意到,“国医堂”“国医馆”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有水平高、疗效好的中医。很多经营情况好的“国医堂”中医药诊疗人数占到社区诊疗总数的一半以上,处方量和收入超过三分之一。但也有少数“国医堂”,因人才问题缺乏吸引力。

为进一步提升“国医堂”“国医馆”服务水平,石家庄市在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基础上,连续出台系列举措,鼓励各区积极引进中医药人员,确保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其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总数的20%以上。

同时,主动加强与省、市两级中医医疗机构和大型民营中医医院的联系与合作,积极返聘大型医疗机构退休中医药人员到“国医堂”坐诊,有力地增强了基层中医网络的服务能力。

“一定要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中医药服务。”市卫生计生委主要负责人王华平说,石家庄市将把“国医堂”建设作为基层中医药发展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人才引进、项目扶持和机制保障力度,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这一模式的凝聚度、关联度和服务性,通过升级提标,深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突出中医全科服务能力和一站式便民举措,创建一批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让中医药这个中华瑰宝实实在在地惠及更多人。(记者王丽强)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