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头条新闻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开辟“新蓝海”——聚焦“星创天地”

2018-10-08 09:22:23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开辟“新蓝海”

——聚焦“星创天地”

星创天地,设置在广大农村的众创空间。两年多来,市委、市政府通过机制支撑、人才支持、平台构建、环境保障等多项举措,将中央和省市有关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政策落地落实,一批园区建成、大批农民受益,其由此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全新而有力的支点。

83家驻园企业从中受益

天气晴好。驱车赶往位于藁城区的石家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是一个国家级“星创天地”,多位技术人员正钻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

走进一个高大的大棚内,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高约十厘米的番茄苗长得一片油绿,一台电除雾防病促生机高高挂在墙上,一条长线将十几个小型电喷设备串在一起,不时发出“滋滋”的响声。

原来这是一种物理防病技术,通过电能释放转化成电磁场,以杀灭蚜虫等虫害,促进植物生长。

“这是‘星创天地’从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引进的高科技物理防病综合系统,每年每亩地可减少六成农药用量,每亩地可节省成本400多元。”“星创天地”主要负责人马书昌说。

“大棚里的番茄苗是我们育成的青苗之一。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我们投资建成了大规模的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500万株以上,这是‘星创天地’的一个标志性成果。”马书昌说。

带动园区企业发展是这个“星创天地”的另一个成果。

河北铁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年入驻园区的企业,致力于特用种子、脱毒红薯苗、脱毒马铃薯等相关产品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走进该公司的生产基地,一排太阳能整齐地列在一起,嫩嫩的小红薯苗茁壮成长,几名身穿工装的技术人员正在现场仔细地交流一项新引进的青苗脱毒技术。

如今,这家公司已经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1.3万亩,年生产经营杂交种500多万斤。

“包括铁人在内,园区总部及各核心区共入驻企业83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星创天地”另一位负责人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在市科技局支持下,这家“星创天地”还从北京引进了性价比高、口感更适合河北人的蔬菜新品种,包括航天育种番茄、京春娃娃菜等60多种。

“长势良好,性价比高,适合石家庄本地的农民推广种植。”马书昌说。

如今,这家“星创天地”的核心区土地面积达4.65万亩,正在围绕“优质强筋麦、绿色蔬菜、农机制造”三大产业,打造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科普展示、加工增值、都市休闲观光等主要功能区,已经拥有河北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石家庄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等16家研发及技术支撑平台,两年多来先后拿到52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这个‘星创天地’核心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3795元,很多人已成功转型为职业农民。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新平台的引领和支撑下,这里的传统农业正在向优质、低碳、生态、安全、创意、高值农业转变,这对于全市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创业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市科技局农村科技处有关负责人说。

31个创新团队在此扎根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赵县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

走进这个“星创天地”的一个实验室,恰巧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的几个研究生正在低声地交流小麦育种的问题。仔细听,原来这个项目是“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

“耐旱性的问题充分考虑了吗?”“光合效率提高到多少最合适?”“选种时怎么把抗虫害、提高个体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统筹考虑进去?”几位研究生你一言我一语认真交流。

如今,这个“星创天地”已经成为李振声团队“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项目的实验中心和实践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实验、选培在这里进行。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31个创新团队在这里扎根。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中国农科院6个团队、中国农大1个,北京市农科院……涉及小麦、玉米、蔬菜等多个领域。

“我们充分发挥星创天地的平台优势、功能优势、区域优势,吸引了很多高级专家搞研究抓项目。常年在这儿开展农业科研工作的专家已超过一百人。”该“星创天地”主要负责人、市农科院副院长田东良说。

科技系统对“星创天地”的支持力度很大。

两年多来,这个“星创天地”已经拿到一千多万元国家和省、市的科研资金,全部用于研发重大农业科技项目。

“我们在市科技局支持下,已经建立了28家研发及技术支撑平台。”“星创天地”高级管理人员于广军说,两年来,他们承担了100多项国家863、973等科技研目,已经有十几家国内科研单位的试验项目和创新成果落地,培育出了两个小麦新品种、两个玉米新品种、两个棉花新品种和两个大豆新品种。

显然,这对于石家庄、河北甚至全国的小麦和玉米增产丰收,都有重要意义。

身为石家庄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的田东良说,蔬菜的引进和展示也是“星创天地”的强项。

去年以来,这里与北京市农科院共建石家庄蔬菜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引进了16大类431个蔬菜品种,很多都是石家庄的空白,石家庄市市民有望吃到更多更好的新蔬菜。

这个“星创天地”还与3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河北玉桥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他们引进了“星创天地”研发推出的“石优17”等优质麦,由于该麦种稳定性高、品质好,加工出来的面粉、挂面等畅销石家庄。

“有优良品种,又有专家免费指导,我们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该公司总经理张拴坡乐得合不拢嘴。

给农村科技创新“加油”

“‘星创天地’是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是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加油站”,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助推器”。”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王雁南说,市委、市政府站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星创天地”建设,着力于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两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已经显现。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共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9家,省级星创天地达到43家,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前列。

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集聚人才,诸多功能加于一身,全市的这几十家“星创天地”可谓使命重大。

“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建设和培育的星创天地已经初步达到模式新颖、服务专业、运营良好、效果显著的目标。”市科技局农村处处长高少轩说。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

如今,石家庄市国家级“星创天地”共运行线上平台31个,线下平台106个,企业创新团队211个,创业创新导师129个,创业人员达到2808人,获得农业成果近80项,相当一部分成果已经落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品种。

实践已经证明,打造“星创天地”,对拉长农业产业衍生链,挖掘农业农村潜力,激发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活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精准扶贫、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打造接地气的成果转化“新蓝海”

在位于藁城区的国家级星创天地主要负责人马书昌看来,对于农村创新创业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模式,对于开辟“新蓝海”、新天地、新领域,意义重大。

“发展机制灵活,政策环境优良,科研平台多样,发展前景广阔。”这位高级农艺师梳理出了他所负责的“星创天地”的主要优势和特点。

“专家多,创新多,成果多。”位于赵县的国家级“星创天地”的主要负责人田东良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科研平台、创新平台、人才平台和交流平台,为来自北京、天津甚至全国的顶级农业创新技术专家提供了一个很接地气的环境和渠道。

政策永远是科研平台加快发展的强大后盾。

如今,按照国家、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要求,“星创天地”已经完全纳入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经认定和备案的“星创天地”都已经得到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

在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王雁南的规划蓝图里,今后市里将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支持更多高级科技人员和“创客”进入“星创天地”,开辟全新版图。

“星创天地”——这些驻扎在城市边郊和广袤田野里的众创空间,正在“像满天繁星一样”,一点点地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创新的动力和创业的张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落地开花。(记者李彦水)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