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文明省会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三代农民眼中的家乡巨变

2018-11-22 11:17:46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

——三代农民眼中的家乡巨变

刘和宾成立了家庭农场,采用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新农民。图为刘和宾驾驶喷药车给麦田喷洒农药。

刘和宾和奶奶(左)、母亲(右)一起看老照片,感叹改革开放农村变化。

40年,倏忽一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不例外,从村容村貌到耕作方式,从村民生活到村民素质,农村随着时代的变迁旧貌换新颜。

这些变化,农民最有发言权。藁城区南孟镇韩家洼村刘和宾一家三代都是农民,40年来家乡的可喜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村容村貌“改头换面”

看到现代化的农机具,奶奶(右)和母亲(中)格外好奇,听了刘和宾的介绍,她们惊叹不已。

11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韩家洼村。

冬日的乡村,少了几分忙碌,多了几分悠闲。

宽敞平坦的水泥村道、整齐划一的村居民舍,房前房后井井有条、垃圾杂物“销声匿迹”,粉刷干净的民房外墙、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新时代农村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为农村的变化而感叹。

“改革开放40年,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41岁的刘和宾说,他们家族一直都生活在韩家洼村,村里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印在心里。

88岁的刘书更是刘和宾的“干奶奶”,说起村里的变化,她说自己最有发言权。“我祖辈都生活在韩家洼村,又嫁在村里,最熟悉这40年来村里的变化了。”

“以前,村子是灰蒙蒙的,现在,村子是晃眼睛的。”刘书更说,改革开放前,村中只有几条小路,主路也只是一条三四米宽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不堪。村民的房屋也多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土坯房,破旧、矮小,屋顶漏了、墙皮掉了,修修补补继续居住。村里环境也比较差,村民都是把家中的垃圾随意丢弃,街道脏乱不堪。

改革开放后,刘书更发现村子一天一个变化。村里的道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多,从土路变成了沙土路,又从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的房子变化了,从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而且很多村民还盖起小洋楼。村里环境开始大变样,路面越来越干净,街道越来越整洁。“现在,村子越变越好,越变越美,能住在这里我感觉很舒心。”刘书更笑着说,她从来没想到农村会变成现在这样,这些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

刘和宾的母亲叫刘国香,今年66岁。在她心中,村子变得非常宜居,住着十分舒坦。“在我们小时候,村里环境落后,所以我很少出门。现在,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村里整洁又美丽,我每天都会在村里遛弯儿。”刘国香说,最令她开心的是,临街的房屋都统一刷了白墙,上面绘制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孝老敬亲、传统美德、新农村建设……在美化村容的同时也让村民受到了教育。

“尤其是这几年,村容村貌更是大变样。”刘和宾说,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村里主路两边有了绿化带,配合上文化墙,既漂亮又有格调;村里有了环卫工人,每天清扫街道;每隔几米远就有一个垃圾桶,村民们都把垃圾倒到垃圾桶里,村子变得十分干净。

“我也常听奶奶和母亲讲村子以前的样子,在我心里,以前的村子是铅笔画,看上去陈旧、黯然;慢慢地,村子成了简笔画,有了色彩和明细的线条;现在,村子是油画,色彩丰富,美丽斑斓。”刘和宾说。

从传统农民到新农民

高效、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让农民乐开了花,也让刘和宾(右)离现代农场越来越近。

“这个黄色的大机器是干什么的?”“这个是打药机。”“能打多少亩地呀?”“一天能打600亩地呢。”站在刘和宾的农机具仓库里,记者听着他一点点地介绍。刘和宾十分自豪地说:“以前都说耕种难,可现在种地容易多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40年前,安徽小岗村的几位农民,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把村里的土地进行了划分,从此,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40年,倏忽一瞬,农村耕种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刘书更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前,村里分成了几个生产队,村民种地挣工分。“当时大家都在生产队干活儿,种地用的都是传统的农具,用牛和驴拉着犁翻地,我们在后面一点点播种。收玉米、收小麦也是全靠人力,十分辛苦。”刘书更说。

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土地。“分了地后,大家更是干劲儿十足,因为收成越好日子越好过。”刘书更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越来越发展,农村有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这都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强度。现在,更多新式农具更是让她惊叹。

“现在,农具发展太快了,就拿我的农场来说,有收割机、喷灌机、打药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各式各样的现代种植机械。”刘和宾说,有了这些现代化的农机具,才有他现在的现代化机械种植。

刘书更回忆,早些年,每年粮食打碾入仓以后,大家会赶着牛马、拉着架子车到乡上的粮站缴粮。“那时候,还没有三轮车,更没有大卡车,基本都是靠牛、马拉着平板车去缴粮,而且都是一大早就出发了,排队一天才能缴上粮食。”刘书更说,后来包产到户给了农民更多的农业生产自主权,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这些都自己说了算。

2006年,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这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开启了农民命运的重大变化。刘国香说,听说要免除农业税这一消息,顿时村里就炸开了锅,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的,到后来真的实行了,全村的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村民们都说:“现在好啊,每一粒粮食都是自己的了。”

“现在,变化更大了,很多人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新式农民,也有很多走出农村的人重新回归农村。”刘和宾说,他就是其中一个。

初中毕业后,刘和宾当过油罐车的司机、开过水暖安装门市、经营过煤场、承包过工程……他经历丰富,却从未干过一天农活儿。2012年9月,他揣着回家创业的梦想和多年的积蓄回到了家乡,创办了藁城绿之宝家庭农场,流转了本村500亩土地种植小麦,开始了农民生涯。

俗话说:“经一事,长一智。”不肯服输的刘和宾,认真分析原因,并报名参加了藁城区农业局组织的培训班,提高种植技能,同时扩大种植面积,投入近100万元对农场进行改造。

经过不懈的努力,刘和宾从一个对农活儿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蜕变成懂技术懂管理的“行家里手”,农场终于扭亏为盈。同时,他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不仅效益高,还能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刘和宾的农场效益好了,就想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2016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推动下,刘和宾联合当地10个种粮大户率先自发组织成立了藁城区青农汇优质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与种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制种订单的形式,致力将藁城打造成覆盖周边县(市)的粮食制种基地,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订单农业中来。

为了让更多的种植户享受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便利,刘和宾还利用自己农场现有的自走式打药机等现代化设备搞农机社会化服务。他的农场还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我之所以选择做一名职业农民,就是瞅准了农业的未来,这条路我走对了。我希望通过自身带动作用,让更多的乡亲们腰包鼓起来。”刘和宾坚定地说。

享受美好的农村生活

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迈进,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经常吃不饱饭,改革开放这40年,农民的好生活以前想都想不到。”这是刘书更和刘国香的感叹,对于她们来说,改革开放40年,是上一代人的苦尽甘来,是从改革前的衣物陈旧、粮食紧缺,逐渐走上了丰衣足食的道路。

在她们的回忆里,村里的房屋也都是土坯房,窄小的房间,用了几代的家具;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等到天黑透了才舍得点燃;村民的穿着也很简朴,几乎每件衣服都带补丁,兄弟姐妹的衣服“接力”穿;生活也很艰苦,高粱面、玉米面是主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白面,肉更是“稀罕物”,有时候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

改革开放之初,广大农村地区百废待兴,在韩家洼村,一大半家庭的房子是土坯房,吃饱穿暖成为村民最大的愿望。改革开放后短短几年时间,村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新建房屋的人越来越多,各种功能的家具越添越全;白面成了主食,肉食也常常出现在餐桌上,水果也成了日常的“零嘴儿”;穿着也慢慢讲究起来,注重其搭配……“真是越过越幸福。”刘国香说。

“这几年,农村更是有了跨越式的变化。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24小时供应的自来水,冬天取暖也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天然气,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家家有电脑,购买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刘和宾说,现在农村人的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日子越过越富裕、越过越精彩,农民们也开始注重精神上的富足。

刘和宾说,现在村民服务中心翻修一新,党员活动有了场地,能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村里修建起活动广场,每天在广场上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农民有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孩子上下学有校车按时接送……

“以前,我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现在是到全国各地旅行,有机会我还想出国游呢!”刘书更笑着说。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40年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记者李莉雅/文 张晓峰/图)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