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文化旅游

太行山下的《区小队》大热荧屏

2018-12-05 10:23:45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太行山下的《区小队》大热荧屏

一群小人物的抗战故事感动了观众

《区小队》剧照

《区小队》剧照

“河北制造”的37集抗战剧《区小队》在央视八套播出后,收视率就直逼1.6%,其后屡屡破2,网台收视率持续排名第一,口碑不断攀升,人称“抗战剧中的一股清流”。昨天该剧总编剧之一的陈建忠接受晚报专访,透露了该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感人:小人物大情怀感天动地

《区小队》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等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河北省电影电视剧创作中心、河北东方视野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财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北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著名导演远浍担纲总导演,查岭、陈建忠担纲总编剧,杨淑乾、杨江敏编剧,李宝生导演,齐奎、戴玥、纪宁、刘潞葭、郑昊等出演,讲述了抗战期间发生在太行山东麓的山村风铃渡的悲壮往事。

“这是第一部将区小队作为主角的戏,角色都是小人物。”陈建忠说,作为基层抗日武装力量,区小队人数不等,主要是牵制、袭扰、打乱敌军大部队的作战计划,配合正规武装抗日力量作战。《区小队》将镜头对准这些沾满泥土气息的“战士”,还有与之水乳交融的乡里乡亲。

偏偏就是这些小人物令观众难忘和泪目——郑昊饰演的高代表说:“我从小就没出过门,我们那儿都是平原,也没那么多的山,我哪儿能走那么远的路,而且我还听说,要真是被小鬼子抓到,那他们会拿烧红的烙铁,在你身上烙,把你的手指甲盖儿,一个个拔掉,我说不行,我怕死,更怕疼……”他最后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县大队队长张蒙与海棠是夫妻却不能相认,张蒙为了护送同志被捕后被日寇害死在爱人面前。海棠被叛徒出卖,又舍命保护了队友;从虱子叮咬都受不住要逃跑的大学生,最终成长为坚定战士的佟大川。还有一打仗就尿裤子,最终勇敢赴死的臭豆子和总是觉得饿、“给他张桌子都能啃了”的大傻等,都各具性格、各有光彩。对此,有观众说:“《区小队》真实感人,展示了小人物的大情怀。”还有曾经历过抗战的老人为该剧写了首诗,“抗战皆英雄,无论高与低。烈烈区小队,悠悠中华魂!”

观众的热烈反响超越主创们预想,陈建忠连说:“出人意料”。《区小队》剧本创作前后历时三年,几位编剧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开始是将焦点放在了大学生抗日这一比较新鲜的点上。真到落笔时我们发现,最该书写的原来是区小队成员们。当年的他们‘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这是一道看不见的防线,摸不到的长城,却能感觉到的力量!”改变视角后,那些角色一下子活了,“很多观众说《区小队》真实。其实真实感不用刻意去追求,它就在那里:多年采访积累下的素材,多年与河北老乡打交道的经历,以及看过的书籍、影视,尤其是荷花淀派文学作品的滋养,都成为营造真实历史氛围、塑造真实艺术形象、找到真实生活状态的支撑和保障。所以我说,创作之所以去寻求真实,是一个自我建立再向外表达的过程。首先是让自己相信、感动,才能心里有根,笔下有魂,让观众相信和感动。”

幕后:制造炸药的大学生有原型

很多人好奇《区小队》有原型吗?陈建忠回应说,当年确实有很多大学生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其中一位熊大缜,他的老师就是著名教授叶企孙。国难当头之际熊大缜来到冀中抗日根据地,他所在的‘技术研究所’研制出能炸毁敌人碉堡、军车的烈性炸药。《区小队》中佟大川的部分经历就来自熊大缜。”

豪爽可爱的农村姑娘李玉凤令人难忘,“她的身上就有保定抗日女英雄刘耀梅的影子,相信很多人看到过她被日寇杀害后的照片,刘耀梅的刚烈坦然给我极大的震撼。剧中李玉凤身上的那种爽直、泼辣、大胆、纯粹,真的是刘耀梅给了我们某种启迪。这是太行女儿在那个年代的姿态。”

其他角色身上也有从史料中提取的真人真事:“比如走街串巷的梁书记,就是当时许多基层队伍领导的典型形象:挑着烧饼担儿,发动革命,埋下火种,沟通消息,组织进攻。”同时地雷战、麻雀战等抗战时的战斗细节在《区小队》中都有比较细密的剥开式的体现。

延伸:想写平民的抗战史

70后的陈建忠现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编剧,策划、撰稿人。近年来凭借《丑角爸爸》《最爱·你》《夏天的拉花》《王牌》《天山儿女》等影视剧崭露头角,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短片类最佳编剧奖、第七届河北省戏剧节优秀编剧奖等多项大奖。

比起许多高产编剧,陈建忠写的戏不算多。他这样形容自己这些年的创作经历:“编剧应该找到自己生活、提炼和表达的场域。我老家在宁夏,大学毕业来到石家庄,娶了个保定媳妇,河北是我的第二故乡。对我来说,河北就是我所要书写的场域。”从6年前在央视8套播出的电视剧《丑角爸爸》,到后来的电影《王牌》《夏天的拉花》等,再到今天的《区小队》,陈建忠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植根于河北这片文脉深厚的土地。

《区小队》也是陈建忠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抗战剧。众所周知,前些年一些荒诞无稽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现身荧屏,以至于一度观众一听到抗战剧就立马联想起“神剧”。对此陈建忠在《区小队》中也融入了对抗战剧的思考和探索。“某些抗战剧中主角一出手就倒下一排鬼子。很多史料告诉我,抗战哪里有那么容易?一寸山河一寸血,每一个胜利背后,都是无数的牺牲、付出与承受。作家艺术家,就是要将这流淌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牺牲精神、抗争精神展现给今天的观众。同时,基于我们对大的战术、战争史无法做到像一些编剧前辈那样心有丘壑、广有格局,就要求自己俯下身去写作,将目光对准平民,聚焦最普通的群体在战争中的生死。这其中,萧红的《生死场》、孙犁的《荷花淀》《风云初记》和徐光耀先生的系列作品等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想做的抗战戏就是:草民的生死场,平民的抗战史。”(记者 黄蓥)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