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区县新闻

“率先致富奖”:正定大念“人才经”

2018-12-14 10:53:24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甘国田种月季致富。记者 郄磊 摄

荣获“率先致富奖”。 记者 郄磊 摄

甘语录讲述父亲甘国田的致富思路。记者 苗静 摄

【微言改革】

1979年春,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正定顺城关农民甘国田就开始试种月季,很快成为正定首批万元户之一。1985年1月20日,县委县政府向他颁发“率先致富奖”。当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大念“人才经”,为振兴正定经济、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数说改革】

2017年以来,石家庄市紧紧围绕“双创双服”和“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建立了以人才绿卡为载体的全域化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凝聚各层次产业精英,人才汇聚的热潮正在形成。“人才绿卡”分别面向高端人才、成长型中青年人才和基础性人才发放。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已发放人才绿卡A卡609张、B卡1903张、县(市、区)卡4491张。

【风云微档】

2018年11月1日,《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是石家庄市首部以立法形式保障和促进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石家庄市城市中尚属第一家。《条例》第八条规定,每年11月6日为“石家庄人才日”,充分体现了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关爱和重视。

12月7日上午,正定县顺城关,53岁的甘语录打开书柜门,拿出一个带拉链的大塑料袋。里面都是父亲甘国田珍藏多年的宝贝:小学毕业证、初中学生证、高中肄业证、各种荣誉证书、读书笔记、画了很多表格的工作记录……书柜里,还有精心编订的六七大本档案,厚厚的一大摞,包括所有的来信,大量资料、文件等,以及几大捆纸张已经发黄发脆的书报杂志。

窗外寒风料峭。屋内,甘语录一本一本地翻看、抚摸这些宝贝,由此开始讲述父亲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种月季,打破传统农村经济模式

甘语录的记忆中,父亲甘国田试种月季是从1979年开始的。在这以前,甘国田曾被大队派到旅游景点“大佛寺”里搞绿化,掌握了养花技术,也接触到不少外界的专业信息。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先知先觉的甘国田,第二年开春就开始试种月季。那时,土地还没有包产到户,甘国田带着家人开荒,填平了城墙脚下的一个大坑,后来又垒起两个温室,一茬茬地试种。来来往往的人都被姹紫嫣红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所吸引。

1981年春,甘国田拿着从亲戚们那里凑来的300多元钱,坐火车跑了一趟北京天坛,用一个柳条筐背回来一百棵月季苗。放眼望去,地里多是小麦、玉米等传统的大田作物,甘家的月季花显得格外“稀罕”。乡亲们大都不解:“种个月季花能卖多少钱?”

乡亲们所不知道的是,爱琢磨、爱钻研的甘国田坚持看书看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国家号召绿化、美化的消息。而实际上,从城市到乡村,公路旁已开始大规模地种树、栽种冬青等植物。甘国田认准了观赏性强、耐寒耐旱的月季将会大有市场,因而不仅在自家地里全都种上了月季,1983年起还租地扩种。

果然,集市上,一盆月季花就可轻松卖到三块钱;石家庄市区及周边很多单位搞绿化、美化,纷纷到甘家买月季花;来自山西阳泉的一位老先生,一下子买了价值七八百元的大红色月季品种“火王”;甚至有人专门“倒腾”月季花,每天乘坐21时许的绿皮火车从正定赶回阳泉,第二天一早到市场上卖月季花,总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受嘉奖,率先致富得到表彰和支持

1984年,甘国田种的月季数量高达20万株,品种多达百余种,当年纯收入就上了万,跻身正定首批万元户。1985年1月20日,县委县政府发证表彰了他,鼓励他带头致富。

从县里领回“致富光荣”木质金匾和“率先致富奖”小红本,甘国田非常自豪。这个小红本塑料封皮的上方印着“县委书记、县长奖励证书”,下方印着“中共正定县委、正定县人民政府”。内页左边写着“甘国田,42岁,正定镇顺城关农民”的字样,以及他作为“种花专业户,一九八四年纯收入14000多元”的事迹。内页右边写着“率先致富奖”,批准人签章是习近平(印)、刘树章(印),落款日期“85年1月20日”。

甘国田将这本证书珍藏多年,2012年临终前交给了老伴和孩子,嘱咐他们好好保管,一代代传下去。

作为县里表彰的典型,甘国田主动向乡亲们传授技术,越来越多的乡亲种起了月季。全国各地有很多人写信求取“致富经”,还有人专程来学养花技术。

在甘语录的记忆里,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至少三次来家里和父亲甘国田长聊,有时一坐就是一个小时。“赶上月季花开的时候来了,习书记还会在不大的院子里走一圈,仔细看看月季花的长势。”甘语录说,当年自家宅院里一半是房子,另一半几乎都种上了月季花。

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鼓励,让甘国田一家人更有干劲儿,思想也更活泛。

1986年,刚刚建成的“荣国府”游人如织。甘国田为大儿子甘语录和三儿子甘录辉各买了一部相机。兄弟俩在照相馆学习后,就到荣国府门前照相,每天都能挣几十元。后来照相机普及了,他们就转而去干别的。喜欢花的二儿子甘语辉一直跟着父亲种花。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饱和以及南方花卉大量运往北方,月季市场逐渐萎缩,甘国田不再种月季花。三个儿子或经营饭店或经营花店,都继承了父亲“能干、敢干,爱琢磨,爱钻研,敢为人先”的品质。

“父亲常说,宁肯自己吃亏,也别亏了别人。我们是农民,要用自己的双手,拼出自己的生活。”甘语录说,父亲在他临终前还鼓励孩子们“凡事要往前头干,给大家带头。”

人才经,招贤纳士推动正定发展

其实,当年与甘国田一同获奖的共有70余人,涉及“伯乐奖”“文学创作奖”“改革开拓奖”等十余个单项奖。

对此,当年签章颁发这批证书的正定县老县长刘树章在2014年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习近平同志刚来正定就大念‘人才经’,打破用人框框,内外招贤纳士,爱才敬才,聚才用才,充分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肯干、实干、苦干的优秀人才,为振兴正定经济、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因而,1985年1月,正定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签章颁发证书,对这些优秀人才进行了表彰。(文/记者 苗静)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