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区县新闻

带你逛正定—明清后城内名宅民居(2):马家大院

2018-12-23 12:08:29 来源:掌上正定微信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古城保存至今的诸多古建筑中,还有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式民居,位于县城中心的马家大院。

元曲博物馆

马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初,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存中间三个院落。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

据《马氏族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世代务农经商,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自十二世祖文魁后分为三院:十三世祖廷翊为南院,十三世祖廷臣为北院,十三世祖廷柱为西院。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

马家大院前院有倒座五间,其中东头一间为大门,倒座之后的西边为厢房:第二进院前正中为垂花门,院内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两边有侧门与后院相通:第三进院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西侧有二层楼一座。第四进院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西侧有西学一座,第五进院正房为仓库,西厢房为车马库,东侧为厕所。现前、后两院已不存。

所存的中间三进四合院,其建筑皆为单檐硬山式灰瓦布顶,南北纵深布置,总长70.5米,东、西宽13.65米。第一进院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出廊式,脊、金、廊部標下仅施狭窄的垫板一块檐部標下垫板分上、下两段,上为通长的垫板,板下以荷叶墩支承,抱头梁的做法较为少见。柱下柱顶石形式不一,廊部为覆莲式。正房明间为六抹扇门、四扇置于檐部,两次间檐部均为支摘窗。

从东稍间穿过可到达二进院。二进院清净优雅,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出廊式,和第一进院相同。两山梁头完整,明、次间梁头做齐头,为不规则六角形。两次间坎墙,正中有砖雕神龛。装修采用明间施六抹方格扇门四扇,次间设方格支摘窗。檐下柱顶石有圆鼓式和荷叶墩式两种,荷叶墩雕刻较精美,叶边上卷,叶脉突起,为写实手法的民间工艺,前后檐柱的八个柱顶石做法更为复杂。一般寺庙和民居中的柱顶石普遍为覆盆式、鼓镜式或圆鼓式,复杂的有仰覆莲雕饰,而马家大院柱下所用柱顶石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通圆鼓形,下半部分为八角形。圆鼓形上为常见的普通浮雕,八角形座四周却有较为复杂的雕饰内容为“博古图”和“佛八宝”图。“博古图”构图均衡典雅,生活气息浓郁。“佛八宝”又称“八吉祥”,属宗教图案,由于民间信奉者很多,有些民宅也采用这类纹饰,但是在现存古代民居中较为少见。此柱顶石的雕刻线条流畅,质感较强,做工精细,纹饰内容丰实,在如此小的柱顶石下半部能够把“佛八宝”和“博古图”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实为少见。这些非凡的装饰型为普通的民居建筑构件增添了艺术魅力。

第三进院正房坐北向南,面阔五间,通面阔13.5米,进深二间,通进深8.8米。梁架为六檩前出廊式,柱下柱顶石均为圆鼓式。

马家大院系当年其主人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的工匠设计施工建造的1982年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重修。

马家大院现辟为正定元曲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五宫四调与曲牌。在博物馆内还能见到许多老物件,比如堂鼓、唢呐、笙、中阮、板胡、京胡、琵琶等,共有十几种乐器。白朴的雕像、书房的模拟陈列、由白朴创作的《墙头马上》、《梧桐雨》等作品也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陈列于博物馆内。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