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文明省会>>

节后综合征患者占心理门诊六成

2019-02-18 11:43:42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过完年 不想上班上学还没胃口

节后综合征患者占心理门诊六成 专家开“收心大法”

吃喝熬睡,吃喝熬睡……本来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春节,结果眼睛一睁一闭春节就过完了。假期结束,不想上班、不想上学,甚至还出现了嗜睡、精力不集中、厌食、烦躁等症状,“节后综合征”找上了很多人群。“节后综合征”如何摆脱?如何尽快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幼东为读者开出了“节后收心大法”,专治各种“节后综合征”。

【案例】

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不想上学

小东(化名)是一名初二学生,临近开学本该信心满满迎接新一学期学习的孩子,却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诊室。父母面带愁容,孩子全然抗拒就诊,这是怎么了?

经了解,医生才知道小东年前期末考试成绩有一些进步,所以寒假里父母和亲人对其关爱有加,还带他去海南玩了几天。“近一周,这孩子不知道怎么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差,不愿与人交谈,总是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还一直要求我们去跟学校请假,不想上学。”小东的母亲说。而小东告诉医生,在家过年很幸福,就要去上学了,父母就不能像在家一样照顾他,也不能睡懒觉,也不能吃想吃的饭了。他想一直在家过年,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实在无奈才带着小东来心理科就诊。

在之后的治疗中,医生发现小东在学校中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并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寒假在家过得很愉快,家长也很少催促其学习,导致寒假作业还没有完成,而且学校规定返校后,会立刻安排摸底考试来测查学生们在假期中的功课,所以小东开始逃避。

过了一个春节 心慌病又犯了

节后上班第一天的第一个病人是刘女士,八点前工作还没开始,她便满面愁容地等在诊室门口。“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病人,也是我们目前治疗效果很满意的案例,今天怎么如此焦急地等在这里?”医生说。

与医生交谈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本都感觉到自己好了,但是最近特别难受,本来今天第一天上班的,但是跟领导请假说看病才来到这里,她觉得自己的病加重了。“我一想到上班需要面对那么多同事,处理那么多的事情就心慌,想到每天赶公交车上班就头疼,现在连晚上睡觉都困难,一直想办法跟领导请假,所以才躲到医院来。”刘女士告诉医生。

刘女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容不得生活有一点变化,由于工作上的事情,年前曾在心理科就诊,服药以及心理治疗后有很大的好转,但是由于过年期间自行停药,认为自己病已经好了,临近上班才开始发现自己承受不了这种紧张的氛围,因此前来就诊。

太懒散 坚持不了订下的学习计划

高三学生刘然(化名)迫切地要见到医生,一进诊室便开始叙述,说她本是一个勤奋爱学的学生,马上面临高考,自己自然也马虎不得。从上学期起,她就给自己制订了完整的作息以及学习安排计划,而且在上学期间也很好地执行着,期末考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转年来,发现自己变得特别懒,起床变成了负担,计划也不能完成,学习一直走神,学一会儿就会觉得特别疲惫,导致自己心情很差而且学习效率也非常的低。

医生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刘然在寒假期间变得越来越懒散,开始追电视剧,不再考虑学习的事情,跟朋友出去约会吃饭,回到家熬夜看电视,有时甚至能看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又要蒙头睡到中午十二点。这样的生物钟的形成,到开学就变得非常痛苦了,晚上下课后睡不着觉,第二天起床困难,学习效率也自然下降了。

【数据】

因节后综合征前来就诊的患者占六成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幼东介绍,连日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异常火爆,仅2月11日(正月初七)到2月13日(正月初九)三天的门诊量就有130余人,而因为节后综合征类前来就诊的患者可占到六成。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各医院因“节后综合征”前来就诊的人数均大幅增加,其他各医院也均出现类似现象。

李幼东表示,春节之后正是“节后综合征”的爆发旺季,的确会有很多人出现情绪波动,特别是面临职场就业,考试等压力的人群,还有就是那些本来就有焦虑障碍的敏感人群。这样的就诊量也说明目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大,过度放松又过度紧张后,导致的各种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人们应当重视起来,调整自我,以更好地开启2019年的生活。

【说法】

心理和生理放松 对过节产生“依恋”情绪

“放假的生活节奏和平时工作不同,心理和生理上自然是放松些,所以人们会对过节产生‘依恋’情绪。”李幼东说,休假期间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通宵活动,会使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破坏了原本的生物钟。一旦假期结束,松弛下来的身体与精神一时无法适应紧张繁忙的状态,因而对上班、上学产生恐惧心理。

李幼东介绍,“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比如说节后的两三天感到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其实‘节后综合征’是大多数现代都市人都会存在的正常心理状态,只要做好调试与保健,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即可恢复到节前状态。”李幼东说,但是如果因此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节后工作中造成失误、出现疏漏、给单位带来巨大损失等,显然这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假期结束之前或结束之后,人们理应通过积极地自我调整来尽最大限度减少“节后综合征”发生的概率,或者是降低其发生后给自己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支招】

尽快恢复规律作息 循序渐进地安排工作

为此,针对上述“节后综合征”的问题,李幼东主任建议:

首先,春节期间,有的人会熬夜守岁,有的人会通宵打牌,还有的奔波在旅途,这样生物钟被打乱,导致上班后整日精神不振。这类人群可以在上班、上学前几天恢复规律作息,保证精力充沛迎接挑战;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空气吐故纳新,紧张也便随之缓解。

其次,上班人群应循序渐进地安排工作。在刚开始上班时,做好具体的计划安排,让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同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安排太过复杂或是繁重的任务,逐渐适应上班节奏。从完全放松的状态进入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适应期。不适合定长远的、太大的目标,以免难以完成形成失落感,影响日后工作的开展。建议定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逐步增加自信、提升愉悦感。 .

第三,自我调整最为关键。若在工作或是学习上遇到问题,可给自己一些缓冲的空间,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来放松,应多与家人、朋友沟通,缓解不适。从过年的热闹氛围中回归冷清,不少人一时间可能无法转变,这时可以通过交流来缓解。

第四,饮食调整身体状态。建议以清淡为主,配合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饮酒,让身体有一个缓冲的阶段。

最后,适量运动调整精神状态。可以每天拿出一小时左右进行运动,如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些有氧运动能帮助身体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恢复肌肉和神经的最佳状态。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记者李惺 通讯员彭雨涵)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