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文明省会>>

高峰期“车让人”道路频梗阻网友提出五大建议

2019-03-07 11:24:30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高峰期“车让人”道路频梗阻》后续报道

网友提出五大建议,哪个合适?

3月2日,燕赵都市报以《高峰期“车让人” 道路频梗阻》为题,报道了石家庄部分路段因高峰期“车让人”造成机动车排长队的现象,引起广泛热议,很多网友和读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市民打来电话说出自己的看法,网络上则有400多名网友留言,其中有相当部分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有人吐槽自己的遭遇。记者对市民和网友的建议进行了采访和整理。

建议一:早晚高峰期启用红绿灯

“这两个路段经常走,确如报道的这样。富强大街有了信号灯走着顺畅也放心,裕华路剑桥春雨门口行人过街三五米一个,年轻人好点,老人过马路时就像散步一样。裕华路较宽,车道多,车也多,视线受影响,没有红绿灯易发生交通事故。”网友“老李喷塑涂装”留言说。

“建议在剑桥春雨小区和方北小区门口的人行道设立红绿灯,但只在早晚高峰期启用就行了。”市民马女士建议。马女士经常开车从剑桥春雨门前通过,对裕华路从建华大街到体育大街的路况比较了解,“这个路段主要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拥堵,平时没什么问题。”马女士建议,上下班高峰时启用红绿灯,让行人集中过马路,避免放羊式过马路导致机动车拥堵。而其他时段并不拥堵,可以关闭红绿灯,仍按车辆礼让行人通过。

市民宋阿姨住在剑桥春雨小区,她几乎每天都要通过人行道走到马路对面去超市买菜。自从实行“车让人”举措以后,宋阿姨感觉方便了许多,但她同时也觉得,高峰期行人一个接一个地过马路,造成马路上汽车拥堵,确实给开车的人造成了不便。“我们小区里有个学校,很多住在方北小区的孩子就在这个学校上学。我家就住在临街的楼上,早晨上班上学的时候从窗户往下看,经常能看到马路上行人一个接一个地过,等待的车辆排出好远。”宋阿姨说,尤其他们这些老人,年纪大了,走不快,让这些车等的时间长了,她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因此,宋阿姨支持在这里设立红绿灯,“有了红绿灯,大家几个人凑到一起,集中过马路,车辆等的时间也可以短一点。”

建议二:增设按键式可控红绿灯

“其实车让人是对的,但是有的时候过马路的人接连不断,容易造成拥堵,可以设置一个能控制的红绿灯,这样比较人性化。”网友“纤城浪子”留言说。

“设置可以控制的红绿灯”是好几位网友的建议,有的网友甚至还对具体的设置方案进行了细化。

网友“北燕云依”建议:“斑马线设置红绿灯,没人通过的时候机动车道就是常绿灯,行人通过前摁下按钮,绿灯变红灯,车等待行人通过。”

网友“器度607”则建议:“当行人按下红绿灯开关,15秒后机动车道显示红灯,在这之前3秒显示黄灯,红灯20秒后机动车道恢复绿灯。这样一来汽车不会急刹,二来可以攒一下人数,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避免行人被撞和汽车追尾事件发生。”

“北燕云依”还建议:“行人摁红绿灯控制按钮后,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再次有效。否则行人过来过去一直摁个没完,车也堵着走不了。”

建议三:增设过街天桥 或建地下通道

尽管增设红绿灯是不少网友和读者的建议,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反驳。网友“勇士”表示:“千万别装红绿灯,那将更加拥堵,应该根据不同路口的出行环境优化人行横道。”市民李女士也认为,此处离体育大街裕华路立交桥较近,安装红绿灯可能造成新的拥堵。

一些反对设立红绿灯的网友建议,通过建设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解决拥堵问题。网友“佳园”表示:“还是应该向大都市看齐,增设地下通道,或者天桥走廊,地面安装栏杆,各行其道,这样也可以使事故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车让人’不是石家庄发明的,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都是这样规定的,这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网友“大鱼头”说,不过,对于造成部分地段因‘车让人’导致堵车问题,他建议,“在比较繁忙的路段可以修建地下通道,既方便又不影响美观!”

不过,对于增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问题,也有人提出反对。市民王女士表示,在剑桥春雨小区门前人行道向东大约500米的位置就有地下通道,所以再设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都不现实。而家住剑桥春雨的宋阿姨则表示,自己年纪大了,有腿疼的毛病,上台阶非常费力,所以不管过街天桥还是地下通道,都不适合她这样的老人。

建议四:维持现状 但对行人要有约束

采访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市民表示,其实剑桥春雨和方北小区门前的人行道维持目前状态就很好,但除了要求机动车礼让行人外,对行人也要有所约束。

市民赵先生表示,其实交管部门把这两个小区门口的人行道错开设置,避免行人通过整条马路的时间太长而导致拥堵,这是很合理的。“任何规则的实行,人们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赵先生说,体育大街和建华大街之间这段路距离较长,没有实行“车让人”的时候,很多汽车司机已经习惯快速通过,但实行“车让人”以后要慢下来,这让很多人不适应,难免因此出现一些问题。“我认为司机把‘车让人’当作一种习惯之后情况就会缓解。早晚高峰有红绿灯的地方不是也一样会堵车吗?”

靳女士家住方北小区,她平时出门开车,但限号的时候也会走人行道过马路去坐公交车。“我是行人,也是开车的司机,我觉得我挺有发言权的。”靳女士说,剑桥春雨小区和方北小区只隔一条马路,一些家庭的老人和孩子分别住在这两个小区,另外还有一些方北小区的孩子在剑桥春雨里面的学校上学,也有人需要到对面坐公交车,因而两个小区之间人员往来特别多,人流量也大。“虽然说从此向东有地下通道,向西有立交桥,但地下通道较远,从小区门口走过去大约15分钟到20分钟的样子,早上上班上学都太耽误时间。而立交桥下面有斜坡也不安全。”靳女士表示,正因为此,两个小区的人们到对面去基本还是走人行道横穿马路。

靳女士说,“车让人”举措实行之前,每次过马路都有一种被淹没在车流中的感觉,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过马路,更是担心得不得了。“‘车让人’之后,过马路一下子变得安全了,再不用提心吊胆了,心里特别踏实。”同时,靳女士认为,作为司机,她觉得,人行道的“车让人”可以让车辆减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行人也需要自觉,尽量几个人凑到一起过马路,方便自己的同时也方便机动车。交管部门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行人有所约束。”靳女士表示。

网友“距离梦想一步之遥”也认为:“提高市民素质最重要,机动车与行人要互相礼让。”

有此想法的还有网友“98395206”,他表示:“应该加强教育,让民众学会怎么过马路。行人要等凑够5人以上再通过,而且要快速通过。”

建议五:加快技术应用 启动智能交通

留言中,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一些依靠科技的前瞻设计。

网友“牛德鹏”表示:“启动智能交通,根据流量、突发事件等自动控制红绿灯。”

网友“GCL老张”则表示:“增设红绿灯不是最好的方案,虽然看起来方便了,交通却又多了一道障碍。本身红绿灯就是产生交通梗阻的最大原因之一,尤其是高峰期。”他建议,加快AI技术在红绿灯上的应用,提前研判,智能调节红绿灯时间,不让路口空载,这才是5G时代的迫切需求。(记者卢伟丽)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