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新闻快讯>>

【家国70年·时代记忆】铸鼎:一个农民的感恩

2019-05-24 09:29:37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家国70年·时代记忆②

铸鼎:一个农民的感恩

王三妮在雕刻青铜器。

王三妮在打磨微缩版“告别田赋鼎”。

王三妮铸造的“告别田赋鼎”。

在青铜器上雕刻蜡型。

“农民不交公粮了?我最初听说时,那是打心眼儿里不相信。要知道,以前祖祖辈辈都要交田赋,到我这辈儿就赶上不交了?后来看电视里都播了,真的特别激动!”石家庄市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老人回忆这件大事儿,至今还免不了念叨这几句话。

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农业税。王三妮带领家人,举全家之力,耗资七万多元铸了一尊“告别田赋鼎”,纪念国家废止农业税。今年,王三妮一家计划再铸一尊宝鼎——“感恩鼎”,记录惠民新政,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记者手记

一尊鼎浓缩沧桑巨变

“告别田赋鼎”引起各界关注,先后在河北省博物馆(今河北博物院)、深圳文博会展出。

2009年夏天,“告别田赋鼎”入藏中国农业博物馆,长年列展。参观者无论是军人、农民、工人,还是学者,都会在鼎前驻足感慨一番。

如今,72岁的王三妮已不再亲手铸鼎,他的儿子王英洁接过了家传手艺。

2019年4月26日,在王家的中山青铜手工艺制品厂院内,多尊“告别田赋鼎”形制的小鼎已经成形,金光灿灿,等待进一步打磨。

“很多人了解‘告别田赋鼎’的意义后,都希望收藏个‘样品’。于是,这些年我们就分批铸造了小型的‘告别田赋鼎’。”王英洁说,现在小鼎编号已经排到了一千七百多号。

延续2600年的田赋退出历史舞台,这一重大的历史变迁和一位普通中国农民的感恩故事,随着一尊尊微缩版“告别田赋鼎”的传播还在流传。

壮举

农民告别田赋 他铸鼎纪念感恩

今年4月26日,记者再次来到石家庄市灵寿县青廉村,拜访铸造“告别田赋鼎”的匠人、72岁的王三妮和他的家人。

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田赋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其实,早在2004年3月,国家就宣布逐步免除农业税,当时的国家级贫困县灵寿县当年就免除了农业税。

“2005年12月底,我们从电视上看新闻听到从2006年起,国家将正式废止农业税,太激动了!”王三妮老人说。

王三妮的儿媳妇白璐燕记得,公爹一直强调,免田赋是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他是农民又会铸鼎,而鼎有记载国家大事的功用,他要铸一尊鼎,纪念农民告别田赋,表达感谢。

2006年9月29日,王三妮一家花尽全家7万余元存款,铸成一尊三足双耳、高99厘米、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的“告别田赋鼎”,上有560字魏碑体铭文:

“田赋始于春秋时代,封建社会形成田赋而生……乾坤转天地变……从二〇〇六年一月一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巨变

不仅农业税废止 种地还给补贴

“我们祖上都是贫苦农民,辈辈纳税。”王三妮的儿子王英洁说,“新中国成立前,贫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要活命就得给别人扛活儿、打苦工,还好我祖上有铸造青铜器的手艺。”

“我爸说,1952年前后,我们这里基本完成‘土改’,无地少地农民无偿分到了土地。不过,除了小块儿的自留地外,土地由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那时候,粮食产量低得很,谁家粮食都不够吃。”王英洁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农田产量很低。他听父亲讲过,“那时候农业技术不行,农民脑子里的老观念也根深蒂固。一九六几年的时候,人们还不懂小麦种植技术,国家号召给冬小麦浇冻水,农民不敢浇,怕把麦苗冻死了。那时,小麦亩产只有两百斤左右。”

白璐燕回忆,那时的灵寿农村,偶尔才能吃上白面馒头,“家里头要是蒸白面馒头,我能守着锅台站半天,就为闻馒头味儿。”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分田到户,随着农业生产力、农业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也上来了。

“自分田到户,家里地就不少了,家里最多时有7口人、14亩地。公粮每年夏天要交七百多斤的小麦,秋天交八百来斤的玉米。每年‘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平均下来每人要交76元,全家一年532元。农业税废止后,不仅这些都不用交了,而且家里种地政府每年还补贴216元。这是天大的好事啊!”随着年岁的增长,王三妮开始有点忘事儿了,但是国家免除农业税的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心声

乡村振兴变化大 计划再铸“感恩鼎”

铸造“告别田赋鼎”,王三妮名声大噪,王家家传五代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也名扬四海。

2013年,灵寿青铜器制作工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三妮也被认定为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他的儿子王英洁被认定为市级非遗工艺传承人,他们的青铜器工艺品到各地展销,甚至走出了国门,生活越来越忙活,日子越来越红火。

今年,灵寿县将举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县里建了一个青铜器工艺品艺术馆,专门展示王家制作的青铜器。这些日子里,王三妮、王英洁父子俩正带着匠人们为此忙碌着。

“我父亲对国家取消农业税深有感触。现如今,国家又推行减税降费政策,我们的青铜手工艺制品厂因此一年可以少纳几万元的税。减税降费是特别值得感恩的惠民之举!”王英洁说,近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惠民新政,还搞乡村振兴,乡村变化大着呢。“国家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新中国喜迎七十华诞,我们要再铸一尊宝鼎——‘感恩鼎’,纪念乡村巨变,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记者蔡艳荣/文 记者田明/图)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