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区县新闻>>

​石家庄桥西区构建有温度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2019-07-09 18:52:31 来源:石家庄桥西发布微信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发展中 亲历者

6月12日,石家庄桥西区振头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窗外路人行色匆匆躲避着高温,养老服务中心里却是清凉宜人,老人们或愉快地聊天,或在工作人员陪护下进行康复训练,或在养老服务中心里闲庭信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心为住在这里的失智老人专门设计了“记忆花园”,并且把老人们熟悉和喜欢的老照片、纪念品摆在记忆盒子里,仿佛他们从来未曾离开社会……

养老并不只是让老人有吃有喝地活着那么简单,有质量、有温度的养老才是桥西区委、区政府一直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区委书记刘军志在桥西区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坚行动,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工作”,这一目标不仅建立在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清醒认识基础之上,更建立在尊重老人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努力,桥西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众互助,几方合力使桥西区养老工作越来越有质量和温度。

在家养老更放心了

“有了这个呼叫器,太方便了。碰到下雨天,不想出去买菜做饭了,很快就会有人把饭送到家。平时米面油蛋奶也不用自己出去买了,只要按下键,就会有孩子们给送来。抽油烟机和玻璃需要擦了,也可以呼叫上门服务。有时候我觉得腿不舒服,还能叫人来给我按摩按摩。”自从普爱养老机构为振二街65岁的独居老人刘阿姨安装了呼叫器后,老人的生活变得方便了许多,那些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也被老人亲切地称为“孩子们”。

“老人通过互联网居家设备,向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发送服务需求,我们会立刻进行处理,让老人享受到及时到位的服务。老人家属可同时通过养老平台APP,实时了解老人居家安全情况、健康情况与社区服务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下跟踪服务,通过线上派单,线下服务,做到全程留痕,有迹可寻。”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开发者普爱养老集团总经理安兰茹这样告诉记者。目前,桥西区已投入居家终端设备200余台,服务老人3000余次,满意度达99%。

桥西区根据政策为辖区符合政策的三无、低保、社会孤老、重度失能、失独及90周岁以上等“六类”老人办理了服务补贴,老人们可以通过特定平台便捷地享受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法律维权、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今年第一季度,各服务商为全区3788名老人提供6万次服务,服务金额达610万元。

“养老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降低安全风险,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安全保障,为居民排忧解难。”桥西区民政局副局长刘东海说。

红旗街道89岁的独居老人张奶奶家的卫生间最近变了样:蹲厕改成马桶,墙上安装了一个L型扶手,2个一字型扶手,毛巾架也换了新,还多了一把活动洗澡椅。“老人自己在家,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生活行为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专业人员上门评估的基础上,街道通过党建惠民资金等渠道为辖区符合条件的老人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大大提高了老人单独使用卫生间的方便程度和安全度。”红旗街道民政科科长华志伟告诉记者。

目前红旗、南长等街道都开展了适老化改造工作,贫困、孤寡、空巢、高龄老人成为受益对象。通过评估,红旗街道筛选94户老人,南长街道筛选92户老人为其进行适老化改造。

社区养老更贴心了

87岁的冉老奶奶,老伴重度失能。唯一的女儿既要顾着自己的小家还要照顾老人,经常会忙得焦头烂额。自从老两口住到振头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后,女儿的压力缓解了不少,既有足够精力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能每天来看望父母,陪着父母聊聊天。

中国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几乎是每位老人渴望的晚年生活。可是随着“4-2-1”结构家庭日益增多,子女少老人多的严峻现实,使得单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家庭养老越来越困难。既能让老人继续享受天伦之乐,又要解决老人生活的实际困难,这个矛盾要怎么破?区委、区政府通过下大力度建设街道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一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截止目前,全区共建成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7个。中心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建设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河北普爱养老集团、河北乘牛福马、河北松龄等社会专业机构进行运营管理,从而保证了养老服务的持续性和专业性。中心根据老年人居住、需求等情况,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多种服务,形成了“白天入托接受照顾,晚上回家享受清福”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附近的老人们可以来中心休闲娱乐。中心还开设了书画、太极拳等十几种老年大学课程,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对于那些不方便一个人在家的老人,中心开展日托服务。家里人早上上班的时候顺道把老人送过来,晚上下班再顺道把老人接回来,很方便的。”安兰茹告诉记者。应该说,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种社区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模式的进化版本,集中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既满足了老人们享受天伦的情感需求,同时让老年人就近享受康复保健、休闲娱乐、老年大学、日间照料等相对专业的养老服务。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一起过着熟悉的生活,这样的养老方式让老人的生活充实,大大减少了老人的寂寞感。

长者生日会

互助养老更暖心了

“端午节包粽子,八月十五打月饼,冬至包饺子,每逢节假日,我们都把好吃的优先送给小区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有的老人摔着了或者病了,需要照顾,我就和同伴轮流陪护,照顾输液和送饭。”3502社区68岁的张阿姨是德仁社工孵化的社区“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她自己也是一位独居老人,在老伴忽然离世后生活寂寞,曾经自我封闭了很长时间。自从由社工引导参加了爱心志愿活动后,张阿姨的生活便充实起来,尤其是成为“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后,她带着更多人帮助社区独居、困难、残疾的老人们。

据3502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日华介绍,社区还组建了理发、医疗等志愿者队伍,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以上门服务。

发动社区资源参与为老服务实质上是一种互助式养老。目前桥西区60岁以上老人有13.3万人,占辖区人口的19.8%。养老问题需要融合全社会大量资源,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志愿服务是重要力量之一。桥西区通过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并引导他们把单纯的自娱自乐转变助人为乐,鼓励志愿者们经常到高龄独居的老人家里,陪老人聊聊天,了解老人的身体、饮食等方面近况,替老人做做家务,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去,桥西区推行“时间银行”模式,鼓励人们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时间“存储”起来,为自己将来需要养老服务时进行“时间储备”。服务今天、享受明天,“时间银行”以一种独特的时间流通方式助力社区互助式养老。

该模式自2018年试点推行以来,共辐射50多个社区,孵化助老类服务队伍100余支,登记互助成员2000余人,形成低龄活力长者帮助高龄困难老人的互助养老模式。

同时,桥西区在全区营造关心关爱老人的浓厚氛围,落实老年优待政策,走访慰问高龄、生活困难老人,举办庆祝老人节系列文艺演出,开展老年人志愿者、热心好人的评选等活动,“常怀敬老之心,常扬尊老之德,常兴助老之风,常做为老之事”之风越来越浓,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桥西区得到弘扬。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养老,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

在老人们为社会、为子女付出一生的辛苦之后,我们应该为老人提供有尊严、有温度、体面的养老服务,构筑幸福养老家园,让老人们活出精彩,让夕阳更红更美。

来源:石家庄桥西发布微信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