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新闻快讯>>

​绿化太行的脚步 一刻未曾停止过

2019-07-23 10:00:49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绿化太行的脚步 一刻未曾停止过

无数个“太行愚公”的努力 让省会已然形成“森林围城”美景

高速公路绿化。

太行山绿化工程、环城林带建设、环省会经济林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远远望去,树木郁郁葱葱,绿色的海洋连成一片,散发着舒心的凉爽;34%、35.2%、36%、37.2%、38.7%、40.6%,近年来,全市森林覆盖率逐渐增长;“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又一个闪光的荣誉花落省会。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省会已然形成了“绿带环绕,森林围城”的美景。

●18年前,她承包300亩荒山

7月的一天,在鹿泉区荷莲峪村见到徐改金时,她正跟丈夫忙着给山上的树木浇水。“今年3月,刚嫁接了200亩杏树,得赶紧浇水。”徐改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说。

徐改金今年63岁,由于常年在山上照顾树木,皮肤偏黑,手掌布满厚茧,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农村妇女,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太行山1700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谈及自己当初承包荒山的情景,徐改金打开了话匣子。

徐改金娘家在邯郸,1977年经人介绍,认识了邓喜兵,来到他的老家荷莲峪村。“那时候,这里除了荒山还是荒山。”徐改金说,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村委会委员的徐改金去附近的南梁庄村林场参观,那里的酸枣树引起了她的注意。“都是荒山,人家能给酸枣树嫁接,漫山遍野的枣树都结着枣,我们为什么不行?”徐改金曾在老家造林队任队长,对绿树有着特殊的情感。于是,一个隐藏在徐改金心里的梦想苏醒了,她没顾上跟在外工作的丈夫商量,决定承包下300亩荒山。

邓喜兵回家发现妻子承包了一座荒山,当即大发雷霆。因为,他知道开荒造林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然而,徐改金却铁了心要大干一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然短时间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以后子孙肯定能看到。”

锹镐镰刀,她开荒山修小路

刚承包时,山上长满了杂草和杂乱无章的酸枣树,山形陡峭,也没有路可以上山,哪怕想从杂草之间钻过去都不可能。每天干完家里的活儿,徐改金就拿着镰刀,踏着荆棘上山清理杂草,手上、胳膊上经常被划一些口子,但徐改金丝毫不去理会。后来,徐改金又雇了一些村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清理出了一条能通往山上的一尺来宽的小路。

有了这条可以上山的小路,徐改金回娘家学习了嫁接技术。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徐改金几乎每天都吃住在山上。经过自己的努力,山上的几千棵酸枣树嫁接北京大粒枣成功。“我们这儿土壤特别好,无论种什么水果,都特别甜。”徐改金说。

虽说人可以上山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拉石头运土怎么办?徐改金请人来看地形,摸索出一个修路的方案,因为没钱找挖车,她就和雇的村民一起用镐和锄刨。后来赶上村里修路,她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说想借用挖车,自己一定想办法给钱。“支书看我不容易,就没要钱。”徐改金的眼睛湿润了,她说,自己想起当初就觉得委屈,“那会儿累得两条腿全肿着,不能走路。”

连续三年,徐改金又在山上种植嫁接后的果树,使树木占据300亩林场面积的60%以上。

看到山上的变化,丈夫邓喜兵终于想通了,让儿子接替自己的工作,他跟徐改金一起改变荒山。“老伴的加入,让我信心倍增。”徐改金笑着说。

为了浇树,她肩挑手提水上山

随着树木长大,用水量逐渐增加。可是山上只有一口小旱井,根本不够用。徐改金和丈夫向鹿泉区林业部门申请补贴,再加上自己投资,先修建了3个蓄水池,能蓄水280立方米。

水有了,但是电依然不通。于是,他们又向电力部门请示延伸低压线,经过努力,2012年从村里把低压线架到山上,安上水泵,解决了部分果树的浇水问题。但这不能解决整个山场的用水问题。2013年、2014年,天气大旱,蓄水池里没水了。眼看着一些核桃树就要旱死了,徐改金夫妇心急如焚,只能雇人和他们一起挑水上山。

实在是心疼老伴,邓喜兵第一次在这个果园里做了一回主:挖个深水井。于是,夫妻二人投资12万元,打了一眼120米深的水井。2017年,夫妇二人又承包了北马峪上半部700亩林场,继续通过鹿泉区林业局补贴资金引水上山,铺设3000米的水管道。

6万多棵树,她让荒山披绿装

“这是杏树,那是桃树,还有板栗、核桃树。”徐改金兴奋地给记者介绍着她的“宝贝们”:“看着它们,我打心眼儿里高兴。”徐改金说,她种植的冬枣特别甜,所以每次到了成熟季节,都会被抢购一空。“从2015年开始,我们才慢慢有了收益。”徐改金说,现在,她每年可以收入20多万元。

徐改金告诉记者,从承包荒山开始,除非特殊情况,自己极少休息。休息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因为她从山上滚了下去。那次,她去一个陡坡修剪树枝,脚一滑摔倒了。向下滚了30多米,才被一棵树拦下,身上全是被树和石头划出的伤口,当时自己就不能动弹了。在医院又是吃药又是针灸,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好。等自己能走路了,又第一时间跑回了山上。

现在,提起徐改金,荷莲峪村人人都要赞叹一声。18年间,徐改金和丈夫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栽种了6万多棵果树。“人活一世不容易,我就想干点我喜欢的事。再说了,不光是为了我自己争口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我死了这些带不走,看见它从个荒山到现在种满树,我高兴啊,不能再让它荒了啊。”徐改金说。

经过徐改金和丈夫一锹一镐的努力,北马峪林场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如今绿树成荫,果实累累,成为“鹿泉的塞罕坝”。

其实,像徐改金这样的“太行愚公”不在少数,而且,20多年来,太行山绿化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1994年,省会开始以东、中、西三大片区为定位,全面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通过深化林权改革、完善机制、创新驱动,使太行山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2年,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工程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了贯穿北部东西走向的百里绿色长廊;同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拉开帷幕,填补了石家庄市平原地区造林没有工程支撑的空白。

201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三河”绿化工程,将滹沱河、大沙河、磁河两侧林带拓宽至1000米,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面积13.43万亩的生态林带。

201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太行山生态绿化建设的意见》,由市财政投资9亿元,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太行山区绿化全覆盖,造林300万亩……

此外,省会还开展了绿色通道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环省会经济林工程等一系列造林绿化工程。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抓在手中、记在心间,一座座荒山荒坡变成绿水青山,一片片荒废的河滩变成林木繁茂的绿地。如今,无论是国省干道,还是高速公路,甚至是通村公路,道路两侧高低错落的树木和绿植,都已成为沿途最美的风景。(文/记者范文龙、魏宪亮、崔虹 图/记者张晓峰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