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文明省会>>

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 ​溪流区既涵养地下水也可节水

2019-09-25 11:12:02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溪流区既涵养地下水也可节水

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有亮点有难点 为改良土壤曾做上百次试验

滹沱河壮观的水景。

目前,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那么,整个工程有哪些亮点?在施工时又遇到了哪些难题呢?对此,昨天,记者采访了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士,请他们为大家一一揭秘。

●设计出发点是“生态为主”

“石家庄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们当初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以生态为主,蓄水、节水和生态补水相结合。”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院规划处副处长王志军说,除了受冲刷比较厉害的溢流堰,工程中其他建筑物,包括河道防护,都尽量减少使用混凝土材料。

王志军介绍,在滹沱河河道防护部分,他们基本没有考虑混凝土,蓄水材料采用的是钢丝石笼,就是把大小不一的石头放进钢丝笼子里,固定住,然后放进河底。“这样可以让小颗粒的土顺着水进去,从而留在石笼中,以利于植物生长。”他说,这也是修复生态的一种方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郭榕榕告诉记者,滹沱河河道两岸滩地利用海绵系统对雨水进行蓄滞和净化处理,对滩地及主河槽进行了修复性绿化建设。现在,无论是滹沱河两岸,还是台西湖生态区、廉州湖景区等,都种植了多种乔木、花草。尤其是台西湖生态区内,共种植了约20万棵乔木,共有50多个植物品种,主要以油松、白皮松、国槐、刺槐、白蜡、榆树、复叶槭、云杉、海棠类、樱花类等乡土植物为主。

Ⅲ号溢流堰是空心箱体

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共设计有4个溢流堰,每个溢流堰都有溢流孔,上游来水量小时,水流可以通过溢流孔流向下游,堰顶交通不受影响;上游来水量大时,可以从堰顶溢流,不会影响行洪。不过,此时,为了行人安全着想,“飞架”南北的通道也将被暂时封闭。

“与其它3个溢流堰不同,Ⅲ号溢流堰是空心箱体。”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王志军解释说,Ⅲ号溢流堰以上的水面,主要以南水北调或者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补水为主,Ⅲ号溢流堰以下到Ⅳ号溢流堰,则主要是正定县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中水是不会流入Ⅲ号溢流堰以上的。“也就是说,正定县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中水,在流经周汉河湿地后,进入Ⅲ号溢流堰,从而流进滹沱河。”王志军说,如此一来,周汉河湿地就起到了净化中水、提升入河水质的作用。“如果下游补水量不足,可以利用中水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王志军说,之所以利用正定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补充Ⅲ号溢流堰以下的水面,还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基于节约用水考虑。

溪流区既涵养地下水也可节水

据测算,滹沱河年耗水量约2.3亿立方米,比实际补水量多了一倍不止。因此,王志军他们在设计时就把节约水源考虑了进去,这便有了溪流区。

所谓溪流区,是指Ⅲ号溢流堰以下到Ⅳ号溢流堰以上的扬水泵站,长约7公里,水面宽度为500米到600米。为什么称之为溪流区呢?是因为这个区域的水流量较小,像一条小小的溪流。而且,除了很小的补水通道外,其他地方没有做任何减渗防渗措施。对此,王志军解释说,如果上游来水量大,可以更好地让水入渗,补充地下水;如果上游来水量小,只能使用中水时,由于河道窄,就可以起到节水的作用。

众所周知,即使是清水,如果不能循环,水质大概会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变坏,更何况是中水。所以,有人问如果溪流区一直使用中水,又不能循环,岂不会成为一潭死水?王志军说,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他们在Ⅳ号溢流堰上方设计了一个泵站——扬水泵站,“利用这个泵站,把水打回Ⅲ号溢流堰,让水得以循环。”王志军说,这样才能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

跳仓浇筑交叉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Ⅲ号溢流堰是迄今为止滹沱河最大的拦水建筑物。”中铁十七局集团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经理部副总工程师王彬彬说,由于工期短,任务重,他们进场后立即组织行业专家及项目技术骨干力量进行现场踏勘、集中研讨方案,以最短的时间确定最优方案;方案制订后,迅速组织资源进场,形成开工即大干的态势,在施工高峰时投入百余台设备同时施工。

施工便道是保障工程快速推进的生命供给线,工期压缩,施工便道数量必然增加,而大体量的施工便道的后期拆除复耕本身就是影响工期的因素。为减少后期施工便道的拆除数量,他们采取了率先施做永久设计园路的底基层作为临时施工便道,后期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稍加整理即可进行路面面层施工,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王彬彬说,溢流堰采用的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方式,由于工期紧任务重,经过指挥部专家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多方会商,溢流堰消力池改变了从下游向上游4号、3号、2号、1号单个依次施工的传统方法,采用了先实施4号和2号,再完成3号和1号消力池的跳仓浇筑交叉施工的方案,既扩大了工作面,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改良土壤种绿植

绿化生态工程是滹沱河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岸绿、景美”的关键,然而,滹沱河沿岸土壤以砂为主,植被生长困难。中国中铁石家庄云际生态保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田建飞介绍,他们负责的是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标段,所在的施工区域多为沙土、粉沙壤土,土壤贫瘠、养分少,不足以绿化植物和地被的生长。为了确保树木栽植、地被播植一举成功,他们与中国中铁、中规院联合开展了针对滹沱河土壤研究、优化改良的试验,并组建了栽培试验室。其间,他们邀请了中国农业大、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讨论、指导。历经百日研究,优选科学配比,经过几十次讨论,上百次试验,四千多份数据,终于成功得出最佳方案。

“今年5月,我们公司主办了滹沱河土壤改良试验段观摩会。”田建飞说,根据不同地块土质情况,确定不同配比,施加腐殖土、有机肥和混合肥的方案,施肥后利用旋耕机深翻、搅拌,让肥料均匀分布,改良后的土壤种上绿植,保水、保肥,有效缓解滹沱河两岸土地沙化的问题,形成有效的生态循环,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土壤改良了,应该栽什么品种呢?经过向石家庄市相关部门请教,并咨询了有关业内人士后,把不适合本地生长的椴树、暴马丁香等树种,优化成本地特有的乔木品种榆树、白蜡、刺槐等。

田建飞介绍,目前,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标段已经种植乔木和花草各十余种,把滹沱河装扮得更加美丽。(文/记者崔虹 图/记者郄磊)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