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新闻快讯>>

记者节:守住初心 让新闻理想灿烂绽放

2019-11-08 06:50:08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8日,第20个记者节如约而至。一年365天,我们传播党的政治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用纸笔记录社会动态,用报道关注民生民情,用画面定格新闻瞬间。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我们依然在现场、在基层、在路上,沉淀下熠熠生辉的历史,串起带有温度的足迹,坚守不变的职业理想。未来,在新闻事业的变革创新中,我们将继续带着新闻理想出发,努力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荣光。

●逐梦未来 踏歌而行

今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3个年头,回想亲历的人和事,都化为点点思绪涌上心头。

如果,简述新闻生涯的感受,我瞬间想到了著名诗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的一句诗:“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可以说,从事记者工作,既有工作的艰辛,又有收获的喜悦,酸甜苦辣让人难以忘怀。

我至今仍清晰记着第一次外出采访时的惶恐之情。2006年深秋的一天,我和一名同事去往柳辛庄村附近,查证无人管护的小树林。当时由于浓雾,在柳辛庄村附近迷了路,等到中午才找到了小树林。一时着急,又不知该采访些什么,当时是满头大汗。后来,我给自己定下了规矩,那就是采访之前,一定要事先做足功课,列出采访提纲再去采访。

当记者不容易,但心情一定要乐观,逐梦未来,踏歌而行。2014年起,我开始从事时政类新闻报道。与社会新闻不同的是,时政新闻的时效性更强,严谨性更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不得不将参加活动的时间划分成若干小块儿。比如,一天当中要参加三个活动,从第一个活动的前两个小时,我就要进入工作状态,什么时间了解活动安排方案、背景材料,什么时间赶到目的地,什么时间收集材料,什么时间写稿,什么时间审稿,什么时间参加第二个活动、第三个活动等等,就跟列数学方程式一般。不过,在统筹方法的帮助下,工作起来变得井然有序。

古人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我想,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要永葆初心、不停探索,希望每一次采访、每一篇作品都有阳光,有力量,有尊严,有温暖。

未来的日子,我会更加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席记者齐广君)

●平凡的人与事总给我们太多感动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岁月悄无声息地溜走。转眼间,这已经是我到报社的第十个年头,度过的第九个记者节。

记者这个职业,让我们看到、接触到很多幕后的“故事”。以最近两次我参加的省、市旅发大会为例,从今年夏天起,我们就一次次去各个观摩点采访,很多时候一天跑四五个县区,走在正在施工的景区工地上,常常是深一脚浅一脚。但也因此,有幸目睹了昔日的小水洼,变身水波浩渺的小河。山青了,水美了,游客也来了,以前的“空心村”,在举办旅发大会后,引来年轻人的返乡潮,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每每此时,我都无比感恩,特别开心亲历了这个过程,更开心自己的文字,记录并助力了乡村最美好的发展篇章。

工作中看到、听到、遇到的这些平凡的人与事,带给我们太多感动,也让我们的付出有了价值和意义。

曾经有人问我假如不当记者,你现在会做什么?我第一次认真去想这个答案。假如不是记者,我可能做了一名律师或者公务员。也许,从此不必深夜疾驰在高速的大巴上,心急如焚地赶稿子;不必户外苦等彩排,冻得发高烧;也不必大周末,接到采访任务,扔下孩子就出发……入行时,一位前辈说,选择做新闻当记者,本身就是一条忙碌辛苦的路。这一路上,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文章谋篇布局,文字斟酌推敲,要一直跟自己“死磕”。理论知识、业务能力要始终在线。

很幸运,我是一名记者,能与所有热爱并坚守这份职业的同事一起,记录那些平凡的人与事带给我们的太多感动;能与所有陪伴并支持我们的读者一起,分享那些平凡的人与事带给我们的太多感动。前路多艰,理想永远炽热;砥砺前行,初心始终不改。(记者张晓娟)

●永葆“匠心”著文章

流光易逝,往事如烟。我已在新闻战线上“战斗”了20年。而今,足以自慰的是始终坚守着一颗“匠心”——认认真真、精益求精对待每一次报道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的报道任务。

20年里,我牢记前辈“低调做人,高调做文”的教诲,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20年里,我承担了无以计数的“急难险重”报道任务,亲历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时刻,采写了“工业突破正当时”“我市首季财政收入跃居全省第一”“纪念石家庄解放70周年”等多个系列重磅稿件。

2019年,同样也是我奋力“奔跑”的一年。先是高标准完成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我市经济转型蹲点报告”、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研讨班综述等“厚重”的大篇幅稿件,后又接连承担并出色完成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两大展会报道任务。

尤其是数博会报道任务十分艰巨。作为主力记者,我全程参与,自9月23日至10月14日,累计采写报道50余篇。

会前,我牺牲周末和国庆长假休息,除做好常规新闻外,还撰写了解析数博会的系列报道、“当好东道主办好数博会”专版、“大会即将开幕服务指南”专版。大会期间更是不辞辛苦,在时间紧、任务重、获取素材困难的情形下,与同事合作圆满完成连续两天通版、两天专版报道,其中不乏现场新闻、独家报道,掀起大会宣传高潮。相关报道广受好评,还创造了个人一周采写34篇稿件的编辑部新纪录。

揽尽风雨苦亦甜。几乎所有报道背后都写满酸甜苦辣。这就是一名记者的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我和同事们将继续“在路上”。(首席记者范玉蕾)

●脚上沾满尘土 心中溢满阳光

秋叶飘飞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记者节。这也是我从事记者行业的第5年,在每一个记者节到来之时,我都会进行一次审视,也不由生发出些许新的认识和感触。

作为一名“90后”记者,过去一年在新闻一线的磨炼,让自己对新闻工作有了越来越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力量促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变得感恩,变得更懂得幸福,稿件现场丰富,从人物角度入手,讲故事,动真情。

作为一名农村部记者,为了做好新闻,我深入各县(市、区)采访,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将我市三农工作的亮点进行报道,撰写了大量优秀稿件。尤其是深入井陉县采访“天路”建设,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井陉县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完全依靠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不畏困难、善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前14个月让井陉“天路”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十多天的蹲点采访,将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总共出了4篇4000多字的大通讯,和十几篇关于“天路”的小通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然而,记者做得越久、经验越丰富,接触的人越多,就越能感觉到自己与顶峰的差距。在今天新媒介、自媒体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这些所谓的新闻战线的老兵又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新手。个人认为,不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如何变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必须具备的新闻原则和个人道德等基本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一名奋进在路上的日报记者,我为我的工作自豪,汗水和热情让我们更加砥砺前行,在追逐新闻的路上,我会更加细心,更加专心,更加用心。(记者杜倩倩)

●记者的光荣与责任

记者职业,充满光荣与责任。一篇篇看似寻常的新闻报道背后,往往渗透着记者的敬业、奉献、良知和深情。采访扶贫兄弟刘博、李玉法,我跟随他们一起工作,记录下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采访义务绿化荒山的张忠勤老人,我随着老人一起在陡峭、崎岖的荒山上攀爬,和老人一起在满布山石的山坡上挖树坑;采访文物修复专家,我在修复工作室仔细观察他们实际操作,听他们讲那些与文物相守的故事……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老新闻人,一线新闻采写工作让我收获颇丰。接触到了很多富有正能量的人物,从他们身上能感觉到石家庄是一个充满善行义举和文明新风的城市:因病去世的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警务站主任、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吕建江,他的去世“惊动”了整整一座城,一千多名警察和群众冒着严寒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他生前工作的安建桥警务站更名为“吕建江警务站”……

感动是灵感的源泉,只有自己被感动了,写出的报道才能感动别人。我庆幸身为新闻人,总有机会触摸人性中最美、最真、最柔软之处。身患尿毒症,却拿起画笔与病魔抗争,写下生命日记的平山女孩邢乔梅,她让我懂得生命的可贵,更懂得勇气的力量;用爱和付出照顾留守儿童、孤困儿童的校长梁庆梅,他让我学会关爱他人,更学会坚守自己的责任……

是什么支撑着一名记者,忘掉艰辛,甩掉疲惫,迎接挑战,用生动而真实的文字,用鲜活动人的画面,在新闻发生的一线,记录下社会的一步步变迁与进步?是一代代记者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和为民情怀。我的前辈,我的同事,每一个人都扎根基层,汲取灵感,让新闻报道有传播力,有穿透力,有感染力。(记者李莉雅)

●执着的坚守只为沉甸甸的责任

每到记者节,就会撩动别样的情怀。在新闻一线“奋战”十余载,有收获,有感动,也有挫败。夜班编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家经常昼伏夜出,每当万家灯火的时候,正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而下班回家已是夜转白昼。加入这个群体五六年来,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新闻稿件的采写、编辑和排版上,不仅注重新闻性,更注重政治性。作为报纸的最后一道把关,夜班的压力和责任是最大的。作为党报出版最后环节的编辑工作,在选稿、编稿的过程中,要根据稿件的不同内容在把关上有所侧重,这样才能为报纸堵塞漏洞,增辉添彩。

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大家都希望把“嫁衣”做得漂漂亮亮,让记者辛苦采写的新闻作品精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要对手中的新闻稿件进行精雕细琢。经过把关、修改,使新闻稿件更准确、精彩。甚至大家经常一起研究每一个标题,只为让新闻稿件更加出彩。

夜班编辑的工作也是繁琐的,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个亮眼的版面和稿件,背后却是一次次不断的修改。每篇新闻稿件的字体、字号是否合适?措辞是否准确?编辑出版中心整理了一份每日工作注意事项,大概有30多项内容,也就是说每名编辑每天都要对版面上的所有内容一一进行核对,防止出现纰漏。而为了让版面更加漂亮,美编更是挖空了心思,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遍遍调整修改版面。

每天熬夜是痛苦的,当人们进入梦乡后,我们还在工作中奋战,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大家都习以为常,虽然辛苦,但从未有过怨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责任握在手中,使命流淌在笔尖下,为了那份新闻理想,为了版面的精彩,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记者郑亚丛)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