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书画艺术>>

闭馆不闭展 石家庄市文化场所以“直播+”开启“云复工”

2020-04-03 06:26:07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随着镜头,接下来看到的这件文物是……”“老铁们,来点点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眼下,石家庄市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进程正在有序推进,有些文旅企业,如市新华书店等已经复工营业。还有一些文化场馆、演出场所等受限于经营模式仍然暂未全面重启,不过,从业者早已迫不及待开始了“云营业”。他们有的闭馆不闭展,有的闭店不打烊,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与观众“云相逢”。充满魅力的文物,深入浅出的讲解,引人入胜的戏剧,让这些文化场所、机构口碑飙升,备受市民好评。

书备足 灯调亮 直播来了

跟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石家庄的书店行业属于第一批复工的文旅企业。但特殊时期,原本开学季热闹无比的书店,如今大多门可罗雀。书备足,灯调亮,背景搭好……3月29日,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店员化身主播,开始上线带读者“云打卡”,逛书店,买新书。

谈及启动此次直播的原因,图书大厦业务经理邱绍琳介绍,受疫情影响,目前店堂内客流量大不如前。为此书店也积极开展多重渠道,把对读者的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据悉,近年来,图书大厦一直致力于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书店现有“石门书库”这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店,还有“新华优选”线上购书平台,这些平台在疫情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次疫情也加快了我们发展线上营销的步伐。我们也想借助抖音直播进行一次新尝试,给广大读者提供荐书、选书和购书的新服务。”虽然是第一次直播,但图书大厦的这次尝试还是得到了新老读者的高度认可。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互动,累计观看人数达数百人次,为直播准备的图书也一抢而空。

“直播中也接到很多读者反馈,说这样更能直接了解图书内容和优惠情况,并且可以和我们直接沟通,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还建议我们经常直播……”邱经理也坦言,尽管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但此次直播还是让整个团队受益匪浅,“我们会继续向成熟的主播学习,拓宽和丰富直播内容,设计好每一步直播环节,把握节奏,与读者更好地互动。”值得期待的是,今后图书大厦还将会开展不同活动性质的直播,如云讲座、云阅读会、线上签售、作家直播等形式。

超详尽 最权威 “硬核网红”

近段时间,国内各大博物馆闭馆不闭展,争先恐后开通了网络直播。馆内策展人、研究馆员、青年学者纷纷上线,以一种“抖家底”的形式,将自己的馆藏文物“掰开了揉碎了”,深入浅出分享给网络另一端的观众。他们有的妙语连珠,有的幽默风趣,一时间涌现了众多“硬核网红”。有网友甚至感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直播有文化。”

为让广大群众聆听众多精品文物背后的故事,感知河北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近期,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合作,通过5G+XR等高新技术推进博物馆的数字化,打造集内容和服务为一体的《博物馆在移动》项目线上博物馆平台。3月30日至4月3日,该院通过中国移动咪咕圈圈、河北博物院官方微博平台,连续推出《揭开战国中山的神秘面纱》《金玉加身,汉代王爷的身后世界》《灿灿明灯耀千年》《河北曲阳“石头记”》《战国风云之燕国攻略》等5期“云博物馆直播”系列讲解,以及“云导览”“云看展”等栏目和文化传播活动。让观众足不出户,云游河博。

每天不少河博铁粉早早候在直播间,大家纷纷表示:“这种高水平的文物展示和讲解,有时在实地参观也很难体验到。”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各博物馆藏品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直播时讲解人员一般专业性强,很容易吸引网上的年轻人。“观众看得不亦乐乎,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了解了文物的重要价值。博物馆直播,想不火都难哦!”

而追直播追上了瘾的观众也发现,不用“跑断腿”也能深入参观外地城市的博物馆,对线上直播从感觉新鲜到迅速形成依赖。广泛的关注度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确实让博物馆直播尝到了创新带来的甜头,据报道,不少博物馆都公开表示,疫情结束以后将网络直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地发展下去。

云创作 云上演 “回归”剧场

三月,国内线上剧场演出开始接力上演,舞台剧、相声、脱口秀等领域的知名厂牌纷纷加盟。开心麻花、嘻哈包袱铺等先后完成了各自的“云剧场”首演。虽然直播、点播观看人数等具体数据仍有待平台详细核算,但社交媒体上过亿的话题讨论量、播放量还是证明了行业这一次从线下到线上的“出圈”成功。

石家庄市的洪顺曲艺社,以及精英文娱旗下的精英剧场、小鲸鱼儿童剧场从各类线上艺术课堂、艺术直播到云排练、云剧场等,也在3月纷纷登录官网、公众号或通过合作方式在各直播平台亮相,探索性地把剧场艺术带入到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场景当中。

“为了满足观众在家观看戏剧的需要,精英·云剧场上线,目前播放的是以前演出的录像,首次演出就吸引了很多观众。先后演了《幸福国际庄》《非请莫入》、儿童剧《小兵张嘎·幻想曲》等剧目,线上观剧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精英剧场副总贾鹏接受采访时说,“接下来云剧场会陆续上新其它话剧作品,为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演出。”

“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不断丰富业态,适当多元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贾鹏介绍,传统的剧场演出由于受地理空间、演出人员的限制,受众体量有限,赢利模式单一。借助特殊时期观众居家的文化需求,大力推动“云上演” ,结合数字文产与演出,丰富演出的传播方式,有助于突破传统的舞台演出的人际传播模式,拓展受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演出行业长期存在的成本过高问题,有利于丰富产业形态,促进行业的不断迭代。“疫情过后,我们会将这段时期积累的部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并将‘云上演’作为日常剧场演出的常态补充。”而以新颖的样式和便捷的服务,赋予传统演出更为“时尚”的现代面孔,势必会为市民带来更崭新的观剧体验。(记者张晓娟)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任编辑:谭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