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科学教育

星桥学校:守护“星星的孩子” 让每颗“星星”都发光

2023-06-29 17:26: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星桥学校教职工合影。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夜空中的星星独自闪烁,孤独地存在。他们是孤独症患者,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

沟通障碍、行为异常、精神异常等问题,让这些“星星的孩子”难以正常融入社会。如何正确关心和关爱这些孤独症患者,成为一些特殊康复机构的重点工作。多年来,石家庄高新区星桥儿童能力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星桥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学理念,旨在为“星星的孩子”搭建“希望之桥”。学校创新设置多元融合课程,以最大限度开发孩子潜能,让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星桥学校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旨在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特殊儿童提供语言、行为、感统失调等早期干预的专业的能力培训学校。该学校创始人、校长李建东是一位孤独症患者亲属,退休前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一位处级干部。作为孤独症患者的亲属,李建东更能切身体会“星星家庭”的感受,更加希望“星星的孩子”能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健康长大、快乐生活。

为了给更多孤独症患者家庭撑起一片天,李建东自筹资金创办星桥儿童能力培训学校,并奔赴北京、郑州、青岛、武汉等城市考察学习。7年来,在不断克服资金不足、生源不稳定等诸多困难后,李建东依然坚持办学初心。从师资力量薄弱到师资丰富,从课程单一到融合教学,现如今,学校已有27名教师和110名儿童。

今年“六一”,星桥学校举办了一场以“融合教育和亲子互动”为主题的联欢会。孤独症患者不同于正常孩子,可以稳稳地站在台上不乱动。他们有的由于紧张被吓哭,有的不自觉地身体晃来晃去,有的频频扭头看向老师。当看到在特教老师耐心指导下,孤独症孩子也能和其他正常小朋友一样,勇敢地站在台上表演节目,台下的家长们笑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学校坚持‘融合’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正常、融合的环境来激发‘星星的孩子’的社会性。”李建东介绍,目前,学校以普教与特教相结合,并按照8∶2的比例接收孤独症等特教儿童,让他们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生活。既激发孤独症孩子的社会性,又让普通幼儿学会尊重、关爱、宽容与忍让,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小马是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刚满4岁时被爸爸带到星桥。由于被诊断为孤独症,孩子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听觉异常敏感的她,经常会被一些声音吓哭。

针对小马的情况,星桥学校制定了个性化教学方案,仅用半年时间,小马就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和成年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与交流。半年后,小马被安排到融合班继续学习,接触更多同龄小朋友。与同伴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分享自己的零食,共同合作完成一桩桩小任务……在融合与康复的双重努力下,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小马便逐渐融入了正常的幼儿园生活。如今,小马已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诊断也比之前早了。”星桥学校教学主任高小丽介绍说,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如果能及时发现,抓住儿童0至6岁的黄金干预期,尽早开始有效干预,孤独症儿童也可以有正常的生活。

李建东表示,特教老师们不仅要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还要给家长们做思想工作,让家长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更多孤独症儿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在星桥,可以看到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共同学习、共同玩耍,还不会被区别对待,这是最让我感到放心的。”一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了解孤独症儿童,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文/孙磊 图/单宁)

责任编辑:张雨萌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