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石家庄市就读山区教育扶贫学校的深山区孩子

来源:石家庄日报  2015-09-01 20:01:14  责任编辑:王春锐

    石家庄日报首席记者 李云萍

    从9月1日开始,石家庄市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全市一百多万名中小学生再次走进课堂开启新学期的生活。安静了两个月的校园,又陆续喧嚣了起来。

    和城市的孩子们一样,深山区的孩子们这几天也都陆续开学。怀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受益于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孩子们走出深山、告别家乡,来到功能齐全的新建学校努力追逐心中的人生之梦。

    开学前夕,记者再次走近在山区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读书的山里娃,深切感受到了4年山区教育扶贫路给这些孩子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年刻苦学习改变辍学命运

    新学期开学,赞皇一中操场上,高一新生正在接受军训。16岁的马佳伟笔直地站在队伍中,和同学们一起按照教练的口号练习抬腿甩臂。

    今年中考,毕业于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赞皇二中的马佳伟以553分的好成绩,考入县重点高中赞皇一中。

    “如果没有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佳伟也许早就辍学打工去了。”母亲郝英娥说。

    马佳伟的家在赞皇县深山区的土门乡,距离县城几十里地。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五口人只能靠一亩多地生活。

    “这几年大旱,基本收不上粮食。俺身体有病干不了活儿,全家就靠她爸爸在工地上打工。” 郝英娥说。

    马佳伟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姐姐上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经济原因,初中刚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把继续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妹妹。

    “佳伟从小爱学习,在班里成绩一直前几名。但是家里条件太差了,供不起这么多孩子上学。所以俺们原本打算等她初中一毕业,也让她去打工。” 郝英娥说。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后,赞皇二中拔地而起。嶂石岩乡、黄北坪乡、土门乡、许亭乡、院头镇5个乡镇的孩子们全都到这里来读初中,好学的马佳伟也在其中。学校不仅不收学费、住宿费,就连吃饭都有补贴,回家的车费更是实报实销。

    “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抓得紧。学校设施也很完善,我最喜欢到实验室做实验,很多不理解的知识,只要一动手就能弄懂。”回忆起赞皇二中的三年学习,马佳伟充满感激:“我们这些山里出来的孩子都很珍惜二中的学习机会,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学习到很晚,大家都想将来考一所好大学,希望早点走出大山。”

    6月中考马佳伟考了553分的好成绩,实现了她就读重点高中的愿望。

    “看孩子成绩这么好,俺和她爸爸也改变了之前让她辍学打工的想法。” 郝英娥说,做出这个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马佳伟的弟弟今年也进入赞皇二中读书了。“二中读书不收任何费用,不会给俺家里增添经济负担,俺们还有啥理由不让孩子们继续把书读下去呢?”

相关新闻

走出深山 追逐梦想——再访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2015-08-11 10:00:45

前些年,我市先后实施了综合扶贫、产业和项目扶贫、移民搬迁等多种扶贫方式,取得了成效,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最初设定的建设56所项目学校的目标早已完成,新改扩建的6所中学和50所中心小学累计转移安置山区学生41132人,其中小学生31913名、初中生9219名。

兴隆小学教师王岩:用“微公益”助山区教育发展

2015-03-21 14:11:44

致力山区“微公益”,为山区的孩子改善学习条件;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和贫困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爱心物资——他就是兴隆县平安堡镇克梨木联合小学教师王岩。

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实行分包联系制度

2015-03-14 15:44:51

为巩固和扩大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成果,确保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近日市教育局制定“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局领导分包联系制度”。

石家庄教育局出台《山区教育扶贫程局领导分包联系制度》

2015-03-12 16:49:48

为贯彻落实孙瑞彬书记1月29日调度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成果,确保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加强山区教育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山区各县规范项目学校管理,提升山区整体办学水平,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石家庄市教育局制定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局领导分包联系制度》。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